最是一年春好处,植树添绿正当时。3月的韶关,处处生机盎然。连日来,韶关市各地紧紧抓住气温回升的有利时机,迅速掀起春季植树造林热潮,为韶关大地增添片片新绿。
据统计,近期,全市各级共开展植树活动100多场,累计植树5.2万株,为新春增添新绿,掀起全市春季造林绿化热潮。
坚持“扩绿增绿”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
挖坑、扶苗、培土、浇水……2月6日,韶关市县联动开展2025年“深入推进绿美韶关生态建设”新春植树活动暨年度“植树月”启动仪式,市县两级四套班子领导及机关党员干部代表等超千人在义务植树基地、公园广场、绿美示范点、镇村“四旁五边”等11个公共绿化节点分工协作、挥锹铲土,种植樱花、碧桃、香樟、枫香、乐昌含笑、宫粉紫荆、黄花风铃木等绿化树木约2.18万株。
自2019年启动新春植树以来,今年已是韶关连续开展新春植树的第7年。韶关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植树是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绿美韶关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去年,全市创新植树新模式,营造主题林1131片,开展植树活动近4000场,发动参与人数超18万人次、累计植树78万株。
据了解,2024年韶关市始终坚持“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超额完成林分优化19.89万亩、森林抚育29.06万亩、新造林抚育16.5万亩。集中连片打造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大图斑23个,种植高品质乡土阔叶和珍贵树种、间种生态和经济效益兼顾“摇钱树”累计516万株。
韶关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韶关市将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65.46万亩(其中林分优化17.27万亩、新造林抚育18.21万亩、森林抚育29.98万亩)。目前,全市已落实年度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用地11.53万亩,统筹储备林分优化和城乡绿化苗木2000多万株,广泛开展“韶关有你更绿美”乡村绿美公益活动,成功营造“全民参与、全民共建、全民共享”良好绿美氛围。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韶关市还将着力打造城乡一体绿美提升示范、种苗生产供应示范、绿美生态建设示范“三个示范”,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
坚持“绿色发展”全链条激活林业经济
在始兴县沈所镇乌岭水的巨黄竹苗圃基地,500亩的巨黄竹生长正盛。始兴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巨黄竹也称佯黄竹,是优良竹种,它肉厚、粗大、产量高、适生性强、纤维含量高,是制浆的一类竹子。巨黄竹种植6年达到丰产后可产竹子4至5吨/亩,按目前的市场价,年收入比普通丛生竹高1300元,也是林农致富增收的优势竹。
去年,韶关市做活“竹”文章,新增竹林面积9.1万亩,成立韶关市竹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积极培育示范基地和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打造一批“森林+”新业态。同时,聚焦林特产业积极对接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签约落地粤顶鸿数字竹产业园项目、韶关小馋仙万吨竹笋食品精深加工综合项目、竹博园农文旅综合体项目等林业产业项目51个,到位资金6.35亿元。2024年,全市林业总产值实现306.09亿元、同比增长13.24%,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韶关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坚持“绿色发展”,壮大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做强三大产业,全链条激活林业经济。其中,做实做稳第一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以南药、食用菌为特色的林下种植业、采集加工业,以及以林禽、林蜂等为特色的林下养殖业,培育林药、林菌、林茶、林苗、林禽、林蜂等多种林下经济形式。今年将完成油茶新造2.6万亩、低改0.98万亩;新增竹林面积10万亩,完成中药材种植5.45万亩,争取省级以上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达到37个,林下种植面积稳定在180万亩以上。
做大做强第二产业,持续擦亮“韶林优品”公用品牌,发展以竹木家具家装、竹精炼、竹新材等林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做精做旺第三产业,科学整合全市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等森林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引进实力企业开发运营,积极探索“森林+”“康养+”“研学+”等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新业态发展路径,打响具有韶关特色的“天然氧吧,康养胜地”品牌。
坚持“管护并重”全方位筑牢生态屏障
近日,省林业局通报表扬了2024年林业重点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其中,韶关市林业局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林业特色产业发展、林业法治建设四项重点林业工作获省通报表扬。
去年以来,韶关市坚决扛起筑牢粤北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林业系统联合公安、自然资源、农业等部门开展森林督查、自然保护地专项督查、古树名木违法犯罪专项整治、“清风行动”“绿盾”“护松2024”等专项行动,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出台《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韶关市松材线虫病防治办法》,持续推动岭南国家公园、丹霞山国家公园创建,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力有效,森林资源管理秩序持续向好,连续三年全省林长制考核获评优秀等次。
韶关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加强森林保护管理制度落实、林业监管执法、野生动植物保护监管、野生动植物保护监管,全力守住生态安全底线。
林业资源管护方面,将持续深入开展森林督查、自然保护地监管、野生动物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和打击非法侵占破坏湿地等专项行动,及时查处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全力推进耕地造林、违法破坏森林等问题整改。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完成35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省市县级自然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的勘界成果质量检查验收,加快完成整合优化后的26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勘界成果检查审核。深入开展野生动植物调查、监测和评估,完善涉野生动植物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探索建立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机制和保险机制。
林业灾害防控方面,将夯实森林防火基础能力,加快推进广东省韶关市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组织开展森林火灾风险隐患排查和森林防火巡查巡护,严厉打击野外违规用火行为。强化松材线虫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抓好重要交通要道、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区域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不间断开展主干道可视范围枯死松树“即死即清”行动,逐步对现有残次林、低效纯松林进行林分优化,确保继续实现发生面积、疫点镇、病死树数量“三下降”。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方面,将优化古树名木认定、迁移、注销流程,严厉打击破坏古树行为。结合大树保护行动,落实古树名木抢救复壮,持续活化利用古树资源,因地制宜打造古树公园2个,留住历史文物和乡愁情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