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 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作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岳山造林”光荣传统不仅展现出人们对绿化荒山的深刻认识,而且体现了肇庆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善于造林、用林、管林、护林的实践智慧。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对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大力弘扬“忠诚奉献、艰苦创业、团结奋斗、久久为功”的“岳山造林”光荣传统,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样板作出肇庆贡献。

  以人为本 生态惠民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生态建设领域体现为人民对于美丽中国、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大力传承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必须构建以人为本、生态惠民的价值遵循,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是“岳山造林”光荣传统的出发点与落脚点。50多年前,在岳山造林大会战创造的荒山换绿林奇迹中,人民是“岳山造林”光荣传统的实践者,是守护绿水青山的关键力量。

  从过去到现在,岳山林场见证了人民群众笃定不变的初心与砥砺前行的勇气。“早出晚归、奋战荒山,热火朝天,任劳任怨”是岳山造林大会战的真实写照,万名群众在荒山上搭建简易棚屋,经历连续三个多月的奋战,将1.5万亩荒山披上绿衣。时任蓝钟镇武装部长的陆国栋带领民兵安营扎寨、开荒造林、除土植绿,那些曾经被他种下的小树苗,早已长成30多米高的参天巨木;严润生作为青年民兵代表,立志为岳山造林大会战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不仅自带了粮食、镰刀、杯子等基本生存物资,而且还长途跋涉15公里来到岳山林场,一心投入到开垦荒山、植树造林的火热实践中。半个世纪过去,濯濯岳山换了人间。如今,肇庆怀集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怀集森林面积超393万亩,森林蓄积量160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3.75%,而且有效地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使得人民能够共享绿化工程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全面保护 绿色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人类与自然必须和谐共生,破坏环境等于自取灭亡。大力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要求我们在正确认识、深刻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利用森林,注重全面保护,改善生态环境。过去,岳山因长期重砍伐轻造林,植被受到破坏,为了保护共同的家园,1974年岳山造林大会战期间,怀集县委“岳山造林指挥部”科学谋划森林布局,在岳山东西两侧造林达3.5万亩,并持续开展护绿养绿,如今,岳山林场被纳入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这座森林宝库也成为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

  长期以来,怀集人民坚持“合理砍伐、永续利用、绿化荒山、青山常在”,持续掀起植树造林、绿化家乡的热潮,坚持守护安全健康的生态环境,努力守好祖国的绿水青山,不断推动全县林业高质量发展。如今,怀集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共记录有植物1239种、动物236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15种、动物22种,并且先后被认定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成为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和“绿色明珠”。

  因地制宜 实践创新

  因地制宜和实践创新的原则始终伴随着一代代造林人,鼓舞着新时代广大青年自觉为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构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新格局,肇庆需要把“岳山造林”光荣传统传承好、弘扬好,自觉把“岳山造林”光荣传统融入到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实践中。

  肇庆一方面要统筹全局,实施“造、封、管、改”四管齐下的创新举措,大力开展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等工作,打造符合肇庆实际、彰显肇庆特色的生态建设实践新样态。另一方面,要重点开发林业附加产品,并且以“周期短、规模少、多种经营、收益好”为理念导向,创新实施山上造林、山下种果、果园养猪鸡牛模式,打造具有肇庆特色的林业立体综合发展模式,增强林业发展活力,推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绿色力量。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