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 从“林长制”到“林长治”的实践

 

俯瞰蕉岭县南磜镇,青山苍翠,森林资源是当地最好的财富。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专职护林员打通了林业保护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平远县共有护林员353名,实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马吉池 摄

  近日,“河北请全抖音看塞罕坝”的话题在短视频平台热度不减。半个多世纪来,几代塞罕坝务林人植绿不息,创造了“沙地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保护发展森林资源,赓续绿色发展血脉,梅州也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塞罕坝精神”。从36.1%到74.50%,梅州森林覆盖率在过去三十多年间实现翻倍增长,位居全省第一。

  当前梅州把全面推行林长制改革列为2021年梅州市政府的重点工作来抓,从“林”字上精准发力、“长”字上履职尽责、“制”字上探索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实现由林业部门“小马拉大车”转为各级各部门“同唱一台戏”,让梅州森林事业高质量发展、森林资源保护更有力度、更高质量,为全省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提供借鉴。

  如今,在青山绿水之间,梅州将全面推进林长制,促进“林长治”,不断做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文章,演绎一个个老百姓依山脱贫、靠林致富的精彩故事。

  林 字上精准发力

  森林资源保护发展

  更有力度、更高质量

  “好山好水好人情,请到绿色梅州来。唱不尽梅花清风客家乐,看不尽群山苍翠绿如海。”一首悠扬的客家山歌《请到绿色梅州来》,道出了梅州的山水之美。

  从成功创建粤北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到森林覆盖率位居全省第一,再到全省首个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落地梅州,梅州的森林资源保护越来越受人瞩目。

  作为粤北地区重要生态屏障,梅州位于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三区四带”中南方丘陵山地带的核心区,5个县(市)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功能极其重要。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生态成果成为梅州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

  如果说“创森”是梅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林长制则为该基础工程提供制度保障。今年,在巩固国家森林城市的基础上,梅州从“林”字上精准发力,全面推行林长制被列为2021年梅州市政府的重点工作来抓。

  省林业局把梅州市列为全省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示范市,省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来梅调研,为梅州市林长制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宝贵的意见。为保障全市林长制工作全面铺开,梅州市林业局组织全市林业有关人员到茂名化州市、韶关翁源县和平远县三个试点县(市)参观学习林长制工作经验,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

  “取经”收获之丰,成效已逐步显现,这方面平远县是“模范生”代表。

  早在2019年,作为试点,平远县在梅州全市率先推行林长制。两年时间,从林业部门小马拉大车,到各级各部门“各上一道菜,共办一桌席”,推行林长制,让一直以来困扰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层次体制机制瓶颈逐步得到破解。党政同责、部门联动的工作局面基本形成,山更青、水更绿、民更富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

  平远县林业局林长办工作人员林劲松告诉记者,此前平远县占国土面积近80%的森林以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保护地均由林业部门管理,造成“单打独斗”“千斤重担一肩挑”的尴尬。通过林长制改革,党政同责、部门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格局形成,林业部门“一对多”转变为林业工作“多对一”,林业治理方式和效能大为提升。

  截至7月底,梅州市及各县(市、区)领导小组已全面成立,市级和各县(市、区)均已印发工作方案。全市已落实各级林长7404人,已聘护林员4049人,各级监管员2959人,落实林长责任面积1569.81万亩,建立责任公示牌188块。目前,林长制信息平台建设处于紧张建设阶段。

  以林长制为抓手,梅州正全面探索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通过林长制,梅州要有效解决森林资源保护的内生动力问题、长远发展问题和统筹协调问题,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梅州市林业局林长办副主任张世旋说,最终聚集资源和力量推进梅州森林事业发展,使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更有力度、更高质量。

  长 字上履职尽责

  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

  走进平远县河头镇,青山苍翠,绿水飘渺。在森林分布区显著位置,随处可见崭新的公示牌。牌子上,县、镇、村三级林长的姓名、责任区域、工作职责、监督电话等信息一目了然……

  “长”字上履职尽责,是梅州林长制显现效果的关键。推行林长制,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从根本上解决保护发展森林资源力度不够、责任不实等问题,林长、林管员、护林员等是重要力量。

  2019年,平远县构建县、镇、村“三长两员”组织体系,全县共设立各级林长446名,林管员136名,护林员353名,全县160多万亩山林实现了网格化无缝隙管理。

  “按照推行林长制改革的要求,作为镇级林长,在自己负责的区域,我们要发挥‘三长两员’的作用,组织做好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生态修复以及产业发展,做到‘一林一策’。”河头镇党委书记、镇级林长李文锋说。

  “河头镇范围内有着县城重要水源地黄田水库以及平远龙田—黄田省级自然保护区等,保护森林、湿地资源至关重要,以前护林人员有限,森林管理难。”河头镇林长办主任谢岳耀说,如今通过各级林长牵头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同时优化护林员队伍,提高护林员的待遇水平,并根据每人五千亩的标准重新划定网格责任区,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的网格化管理格局初步实现,专职护林员也打通林业保护的“最后一公里”。

  “自从推行林长制,明确了责任范围,有了考核标准,待遇也有了保障,大家的积极性高了。”河头镇河头村护林员刘基勇说,现在上班严格实行“打卡”制度,每天按时上报自己巡护责任区域范围内的动态,是他的日常工作。

  每年9月至次年4月,是森林防火特别防护期,刘基勇越发忙碌起来。在其巡护区域范围内有6000亩山林,每天他要巡山两次,一次骑摩托要走10多公里路程。在刘基勇17年护林工作中,他也渐渐看到了变化。“现在森林火灾和乱砍乱伐的现象没有出现了,进山的村民有不规范的行为说了会听,工作比以前也轻松了。”

  “通过林长制加强管理,护林员每天都要报送巡护日志。一发现涉林违法行为及时制止,村民靠山吃山的观念得到改变,不再乱砍乱伐,野外用火也少了,全民防火意识加强,爱林护林也有了更多人的响应和参与。”河头镇林长办主任谢岳耀说,如今在河头镇,已有近8年时间未发生山火,进入林区,也能看到很多以前看不到的野生动植物,生态恢复了很多。

  当一方林长、保一方生态、富一方百姓。平远县在构建起三级林长制体系的同时,明确林长制工作五大任务:加强林业生态保护、推进绿美平远行动、强化森林灾害治理、创新森林管护机制、强化依法治林管理,全县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持续有效保护。

   制 字上探索创新

  引入数字“大脑”

  释放“生态红利”

  从林长制促进“林长治”,光有林长还不够,还需要机制模式的创新。

  梅州一方面出台《梅州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健全信息公开、督查、考核、巡林等各项配套制度,创新森林管护机制,另一方面在推进“智慧林长”建设、提升依法治林水平等方面作了探索。

  “登录‘护林通’APP,护林员的责任区域、巡护轨迹一清二楚,遇到火情、盗伐林木等紧急情况,护林员现在不用打电话层层上报,只要通过手机APP拍照片、写说明,就能实时将事件概况上传给全县林长制信息管理平台。平台收到信息后,工作人员根据事件权限派送给负责区域的林长,由他们去处理,做到方便快捷。”平远县林长制信息管理平台工作人员卓明强说。

  在平远县林业局林长办,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了县林长制信息管理平台的工作流程。这是全省首个林长制信息管理平台,通过网格化护林、智能化巡检、数字化管理,改善传统的林业管护模式,林管员可以对护林员巡护工作实时监控,调阅巡护轨迹记录,查看巡护信息,发送工作指令。护林员则通过手持移动巡护终端记录巡护工作状态,实时将数据传输至管理中心,促进巡护工作规范化、高效化。

  促进“林长治”,实现良好管护,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是平远县,目前梅州把“技防”与“人防”结合起来,充分运用遥感、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智慧林长”建设。

  “请注意森林防火。”这是今年8月份大埔县在五虎山、双髻山森林公园安装的智能森林哨位系统,具有24小时监控和语音提示警报功能,采用红外传感器,对进入林区的人员、车辆进行检测抓拍以及警示。

  “每位市民进入林区时,智能森林哨位系统都会进行语音提示,提醒市民注意已进入林区,注意森林防火。入口的摄像头系统还会自动进行抓拍,如有吸烟、破坏林木等不良行为,可以及时通过语音进行警示和制止。其次,根据不同时期的宣传侧重点不同,系统还会通过语音播报普及林长制、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知识。”大埔县林长办相关工作人员说,该系统能及时掌握林区重要路段的实况,对进入林区的人员进行警示教育,增强了五虎山公园、双髻山公园森林资源的保护,推动了林长制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高治理效能,梅州率先全省创建了“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进一步建设涉林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有效增强涉林行政执法的刚性,深入推行林长制改革机制,推动成立检察监督与行政履职同向发力的林业生态保护新格局。

  目前,梅州市市本级及各县(市、区)均已建立“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实行“两法衔接”与信息共享,实现联合督办,强化对有关责任单位的责任监督。

  此外,平远县在设立县、镇、村三级林长制体系的基础上,探索设立了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地质公园和产业园等重点保护地及产业林长。

  念好“山”字经,做活“林”文章。推行林长制改革,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梅州突出生态惠民,改革利民,发展产业富民,“生态红利”初显。

  相关

   十一项举措全面推进林长制 建设高质量森林梅州和美丽梅州

  今年6月,梅州印发《梅州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全面建立持续、健康、长效的林业发展机制,提升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守住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助推梅州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样本。

  《方案》提出,梅州到今年7月底,基本建立市、县、镇、村四级林长体系,建立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初步建立“林长制”考核办法、“林长制”责任追究办法、护林员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推广使用智慧林长综合管理平台,构建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梅州林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力争到2025年,全面建成配套制度完善、运行机制顺畅的四级林长制组织体系,建成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总抓手的现代林业治理体系、以森林资源管护全覆盖为目的的护林员网格化管理体系、以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以国家森林城市为引领的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体系、以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为导向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实现“森林生态系统质量稳步提升”的建设目标,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4.65%,森林蓄积量达6800万立方米,林地保有量不低于1775万亩,湿地保护率不低于52%。到2035年,实现梅州林业现代化,建成高质量森林梅州和美丽梅州。

  根据《方案》,梅州将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党政同责、部门联动”“依法治林、制度创新”“绿色发展、生态惠民”“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的原则,建立区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的市、县、镇、村四级林长体系,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建立护林员网格化管理体系,按林区不同类型,每3000-5000亩确定一个护林员专责专管,做到全市森林资源管护全覆盖。

  《方案》明确,梅州全面推行林长制的主要任务包括高质量开展国土绿化、开展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全面深化林业改革、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严格实施森林资源监管、全面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加大森林病虫害防治力度、全面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创新森林管护机制、创新提升依法治林水平、创新推进“智慧林长”建设等十一个方面。

  根据《方案》,梅州成立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对梅州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林长制工作职责,市总林长负责全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带头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相关工作安排,协调解决全市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重大问题,并对各级林长工作进行总督导。各级林长负责责任区域内林长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决策部署、考核监督,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组织制定森林资源保护发展规划计划,推动生态保护修复,组织落实森林防灭火、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地保护管理责任和措施,强化林业行业行政执法,协调解决责任区域森林资源保护发展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