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开局之年。立足新目标、新格局的要求,东莞市松山湖正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同脉而动。据介绍,松山湖以林长制为抓手,建立党政领导挂点挂片联系制度,园区、片区两级林长亲自挂帅、靠前指挥,高水平建设示范点,全面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今年松山湖将筹措不少于47亿元,推动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编制发布绿美松山湖生态建设实施方案及60个项目清单,制订绿美森林、绿美城市、绿美水系、绿美通道、绿美守护、绿美文化六大行动方案,全面构筑“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生态空间格局。
科学公园主要由空地、水塘、菜地、荔枝林及松树乔木林组成,虽然自然本底优良,但之前通过摸底调查发现,此区域物种多样性低,林相单一,林分较差,植被荒乱等问题。自然的高大乔木主要集中在中部区域,北部临近松山湖的湖泊区域以及南部临近湖岸路的区域多为荔枝树、景观树等人工植物,缺少层次感,不能为森林各种动植物及鸟类提供多样性的生态环境栖息,也没有形成疏密有致的植物空间,缺乏色叶开花植物,没有季节色相变化。
为此,松山湖专门组织编制了《科学公园生态修复提升方案》,通过植物多样性提高策略、植物多样性提高技术、入侵植物防治策略等科学手段进行生态化修复。修复提升后的松山湖科学公园,以“越科学、越自然”为核心主题,处处凸现科学特色,项目围绕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两大板块,打造科普广场、健康科学驿站、科学观鸟自然走廊、碳中和森林康养胜地等九大特色景点;同时采用完善、修复、营造三种方式,科学设计山湖、山塘、竹舍、花池、鸟岛等九重生境,打造物种丰富度高、林相丰富、水土保持良好的生态景观,致敬科学匠心、彰显科学精神,成为引才、留才的另一优势亮点;在主入口区域,建设内容包括林长纪事廊、林长知识馆、林长广场,通过多种展示形式相结合,起到全面宣传和展示林长制的作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