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门市委书记、市第一林长陈岸明,市长、市林长吴晓晖共同签发江门市2025年第1号林长令——《关于全力推进春季乡村绿化和全力做好当前森林防火工作的令》,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深入推进乡村绿化三年行动计划和江门市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提质”行动工作部署,聚焦2025年“提升绿美质量”工作主题,全力推进春季乡村绿化工作,进一步提升绿化美化品质,同时要全力做好当前森林防火工作,保护绿美生态建设成果。
根据第1号林长令,在做好乡村绿化工作的同时,全市各级林长还要深刻汲取岁末年初涉林火情的教训,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督导,压实森林防火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全力维护春耕造林关键期的森林防火形势平安稳定。
“一图一表”,强化统筹、规划和保障
岭南春来早,春季是植树绿化的黄金时节。第1号林长令指出,全力推进春季乡村绿化,要加强统筹和规划引领。加强乡村绿化统筹布局,要善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准确识别、合理布局乡村绿化空间,落实绿化选址;分类指导开展乡村绿化规划设计,要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提出分类绿化策略,量力而行,全面提升乡村绿化的整体风貌以及绿化质量。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村要高质量完成乡村绿化规划设计,尤其是从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村中遴选的市县两级绿美乡村示范村和重点建设对象,要委托专业机构编制绿化规划设计方案;对于单个村庄或其他一般乡村绿化,可通过乡村绿化布局图和种植苗木表等“一图一表”的形式进行规划。
对应保障苗木供应和技术服务,第1号林长令要求相关部门根据2025年乡村绿化植树计划,抓紧摸清乡村绿化苗木供需情况,明确苗木需求的品种、规格、数量,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各县(市、区)加强苗木调度保障,辖区内生产供应苗木品种和数量不足的地方要抓紧到周边省市县采购,确保2025年“手中有苗”。各县(市、区)还要加强种植管护技术指导,组建县镇村三级乡村绿化技术指导团队,推动技术指导人员进村驻村开展技术培训,科学指导基层植绿护绿。
据了解,江门当前正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等重点村中遴选110条党建基础好、人居环境优、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开展绿美乡村示范村建设。其中,市县两级各抓20条示范村、每个涉农镇街各抓1条示范村,在资金、苗木、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形成各级聚力抓示范的工作合力。
目前,江门全市87个苗圃储备苗木达141万株,能够满足全市53.1万株的乡村绿化植树需求。另外,江门还建立了乡村绿化苗木集中采购制度,实行“部门出资、国企采购、镇村种植”的工作链条,明确采购主体、采购流程、监督管理等,规范苗木采购行为。其中,市的层面由林业部门首批集中采购3万株胸径5厘米左右的绿化树苗,支持200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的绿化工作。
突出特色,打造乡村绿化典型示范
强化示范引领和提质增效,第1号林长令提出,要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欣喜”为标准,按照种下一片“桑梓林”、打造一处公共休闲绿地、建设一条绿化景观路、培育一批庭院绿化示范点和一片生态景观林的建设要求,坚持市县镇三级联动抓示范,突出绿美协同,凝心聚力建设110条具有侨乡特色的绿美乡村示范村,推动示范村新种树木达到“一村千树”,全面带动乡村绿化品质提升;引导农民种植荔枝、龙眼、凤眼果、土沉香等经济树种,发展林下经济,提升绿美经济效益;加大对绿美乡村示范村在资金、苗木、技术、人员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提升绿美建设成效,树立乡村绿化先进典型,引领乡村绿化提质。
据了解,目前蓬江区正大力发展绿美乡村经济,规模种植土沉香、凤眼果等经济林,增加村集体和群众收入;江海区立足城中村、城郊村绿化空间有限的实际,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台山市、开平市将乡村绿化景观示范带建设纳入“开平—台山”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示范区整体规划,高标准推进建设具有鲜明侨乡特色的乡村绿化景观示范带,以乡村绿化建设成果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
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参与共建绿美侨乡。第1号林长令强调,要提前谋划全年义务植树地块,筹备做好四级林长植树活动,将义务植树种植地块重点落到乡村,推动全市行政村每年组织开展一场以上义务植树活动;加强党建联建工作,组织党员干部、企事业职工到村开展“爱绿植绿护绿兴绿”主题党日活动;积极开展“我在家乡种棵树”“有喜事来种树”等植树活动,营建“思乡林”“企业林”等主题林,鼓励引导广大侨胞、企业和商协会通过捐资捐物、认种认养等形式支持乡村绿化;用好乡村绿化慈善基金和“互联网+义务植树”网络平台,拓宽“认种认养认捐”渠道。
统筹发动各方力量,江门当前还发挥统战、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职能部门作用,组织发动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热心企业和商会等到农村营建“侨胞林”“商会林”“劳模林”“青年林”“巾帼林”等各类主题林327片。此外,江门还持续推进“千村万院工程”,调动广大妇女参与绿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定期开展专题培训、技术指导、经验交流,选树一批“美丽庭院”先进典型,现已建成51个“美丽庭院”示范村、2648个“美丽庭院”示范户,示范带动3万多户家庭参与“美丽庭院”建设。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