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 茂名首次发现中华穿山甲和紫纹兜兰

  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将在昆明召开。9月下旬,茂名河尾山市级自然保护区红外摄像机记录到了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穿山甲的野外活动影像,这是在茂名地区首次记录到中华穿山甲野外活动的影像。该保护区还首次发现了国家I级保护野生植物——紫纹兜兰。

  与该保护区相邻的广东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也在今年6月首次拍摄到中华穿山甲野外活动的影像。据广东省林业局透露,近十年广东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等森林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呈现稳定增长态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珍稀植物被发现越来越多。

  茂名首次发现野生中华穿山甲

  今年7月,茂名市林业局联合广东省林科院穿山甲研究团队,前往茂名河尾山市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考察,并布置红外监测相机。9月21日凌晨,红外监测相机拍摄到中华穿山甲在洞穴处活动的影像。从影像中可以看到,夜幕下,一只中华穿山甲在林下窸窸窣窣地行走,很快就进入洞穴。

红外摄像机拍摄到的穿山甲

  9月底,研究团队再次来到保护区进行仔细考察,又发现了十多个疑似穿山甲的洞穴,并陆续增加多台红外监测相机,继续通过红外监测相机记录中华穿山甲的活动情况。

  近年来,广东在粤东、粤北及珠三角地区都记录到了中华穿山甲的影像。近期先后在粤西地区的阳江市、茂名市发现野生中华穿山甲,对中华穿山甲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介绍,茂名河尾山市级自然保护区和广东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是粤西地区一片相连的自然保护地,栖息地质量和连通性较好,应存在中华穿山甲种群。

  省林业局表示,后续广东将加强对该地区的中华穿山甲监测和物种研究,保护好这些珍稀物种。

  作为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广东生态系统丰富而多样。截至2020年,全省森林面积1053.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8.66%,建立1362个自然保护地,共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774种,维管束植物7700多种。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4种,有近300种广东特有植物。

  近年来,广东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力度,率先把全面禁止食用陆生野生动物写入地方性法规,开展珍稀濒危物种就地、迁地保护,组织开展人工繁育、野化训练、回归等工作,广东野外资源种群正在稳步增长。

茂名河尾山市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紫纹兜兰

  广东珍稀濒危鸟类数量大幅增加

  近年来,广东发现丹霞梧桐、鬣羚等多个新分布物种和新种,黑脸琵鹭、中华秋沙鸭、鸳鸯、青头潜鸭、小青脚鹬、勺嘴鹬等珍稀濒危鸟类数量大幅增加,如广州海珠湿地鸟类种数已从72种增加到180种,维管束植物835种,昆虫种类已增加至539种;8月份以来丹霞山新记录到7种涉禽,鸟类名录增至231种,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

  去年以来,广东在车八岭、南岭等20个保护区相继布设红外自动相机一千多台,共拍摄记录到野生动物110多种。

  广东省林业局透露,“十四五”时期,广东将继续大力推进保护生物多样性工作,坚持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进珍稀濒危植物“一中心三基地”平台建设,加强以旗舰物种为核心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状况的调查、监测与评估,开展一批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物种及其栖息地抢救性保护,实施华南虎、穿山甲等重点物种保护工程,做好野外回归自然和野外种群恢复,加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和红色名录物种的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