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截至2022年底,广东已建成148个自然教育场馆(园区),基本完成“十四五”规划前期阶段目标任务。其中,全省有107个自然教育场馆(园区)面向公众免费开放,为全省开展自然教育主题活动和宣传推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场所。
据了解,自然教育场馆(园区)作为自然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展示自然教育资源的直接途径。其建设形式多样、类型丰富且不拘面积规模,包括自然教育中心、自然教育之家、自然展厅、自然博物馆、科技展厅、自然社区、自然教育学校等面向社会公众建立开放的自然教育场馆(园区)。根据场馆(园区)展示的内容主题,可分为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地质地貌、天象气候、森林生态、海洋文化等主题类型,场馆内配备相应的互动体验设施、科普展示等自然教育相关设施,极大提高了自然教育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满足公众对不同层次感受体验的需求。
近年来,广东省大力发展自然教育工作,建设100个自然教育基地,推动各基地依托当地文化特色建设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自然教育场馆(园区),兼具多种功能和服务体验优势的自然教育场馆也逐渐成为游客们系统全面了解和学习自然知识的新场所。
“十四五”期间,广东已逐渐形成了以“珠三角自然创新示范区、沿海自然教育湿地特色带、粤北自然教育森林体验区”划分的自然教育发展布局。其中,珠三角地区以华南国家植物园和广东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为代表的自然教育基地,通过创新的自然教育宣传和传播方式,以自然与科技相结合,建设特色自然教育场馆。粤北地区则以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代表,充分利用森林自然资源,建设具有丹霞山地质地貌体验的自然教育场馆,开展观察、探索、体验、发现和创造等一系列有益身心健康的自然教育体验活动。粤东西地区以广东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沿海自然教育基地为例,充分利用海洋生态等资源特色,建设海洋生态体验场馆,弘扬海洋文化。
华南国家植物园展览温室群占地总面积75000平方米,由热带雨林馆、高山极地植物馆、沙漠植物馆和奇花异果馆等组成,共收集保育植物3000多种,是广州市最富特色的园林景观之一,也是全球最大型的景观温室群之一。展览温室群已举办了60多场次的特色花展和30多场次的主题科普展,全面展示了新时代的园林景观与植物文化。
丹霞山博物馆,位于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内,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具有“旅游资讯、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宣传展示、信息交流”等五大功能,依托丹霞山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结合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丹霞山人文历史、青少年学习特征等方面,开发了一系列相对应的主题课程、体验游戏,构建了以科普课程为基础,以特色活动为辅助,以赛事为引领的丹霞科普品牌。
华侨城湿地生态展厅占地总面积1270平方米,其中潮汐模拟池还原了50年前深圳湾天然潮汐的景象,生动的滨海湿地剖面图巨型油画将栖息在滨海湿地的生物分层次呈现,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红树林湿地、深圳湾的变迁过程。
广东徐闻珊瑚礁保护区免费向公众开放珊瑚科教馆和珊瑚活体馆,通过展示珊瑚化石、图片、文字、影视等形式,介绍保护区珊瑚礁的形成、历史文化、生物资源、气候、地质、考古、药用等知识,向公众免费提供宣传资料,以最自然体验的方式感受珊瑚礁的奇特魅力,同时开展珊瑚培育等科研工作,向公众展示珊瑚的生长过程。
2020年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自然教育场馆(园区)的建成开放,自然教育的形式也愈加丰富多彩,自然教育事业也迎来了良好发展机遇。目前,广东正大力推动省内自然教育场所体系建设,整合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等各类自然资源,有序地开展自然教育场馆(园区)建设,并不断总结建设经验并加以改进和推广宣传,为全力打造高品质自然教育示范基地奠定基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