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白如玉,约手掌大小的花朵立在树梢,如只只白鸽飞落枝头,散发出幽幽清香......近日,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海拔700~8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的长梗木莲迎来了难得一见的开花季。据悉,到目前为止,被列为“极度濒危”的长梗木莲仅发现少量野生群落分布于惠州龙门南昆山。
(通讯员供图)
长梗木莲隶属木兰科木莲属,常绿高大乔木,是一种极佳的园林观赏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它最早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曾庆文教授团队于2003年在南昆山进行野外考察时首次发现,2007年被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等国际组织列入《世界木兰科红色保护名录》。2023年3月,被列入广东省政府公布的《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趁着花季,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高级工程师吴兴一行近日专程赶到保护区为长梗木莲人工授粉,并开展调查记录和研究。据介绍,该物种几乎开花不结实,授粉昆虫极少,雄蕊刚成熟时雌蕊已经衰败不能授粉,柱头可受期极短,野外植株极度稀少,成功自然授粉的几率更是微乎其微。多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科研团队与南昆山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技术人员为抢救性保护这一极度濒危的物种持续开展野外驻扎研究、反复实验工作。经年累月的嫁接、扦插、人工授粉等保育试验工作取得了成效,该种群不断壮大,已成功繁殖出几百株野外回归于南昆山自然保护区内。如今,长梗木莲已走出惠州,推广到了东莞、广州等地种植。
(通讯员供图)
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森林覆盖率高达98.8%,共记录分布植物1979种,动物335种,长梗木莲便是其特有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之一。此次专家团队到此对长梗木莲进行人工授粉实验,希望通过抢抓授粉时机,有效提高长梗木莲授粉成功率和种子发芽率,从而让这一珍稀濒危植物在它的原生地得到最大的保护。下一步,保护区也将继续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国内专业院校合作,统筹做好长梗木莲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为保护物种多样性作出积极贡献。
(通讯员供图)
长期以来,广东始终坚持开展珍稀濒危物种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并取得显著成效。据广东省林业局介绍,广东将朝着建成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双园”之省的目标前进,持续推进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珍稀濒危物种拯救繁育以及遗传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等工作,全面提升生物保护能力,着力开创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格局,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筑牢生态基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