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姆”激活龙泉林业经营市场

  龙泉市地处浙江西南部,是浙江省的重点林区之一,全市林业用地39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9.9%,素有 “浙南林海”之称。上世纪80年代初,龙泉市实行“稳定山林权、划定自留山和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的林业三定工作,80%以上的集体山林承包到户,形成以家庭经营为主的林业经营体制。近年来由于外出经商务工农民日益增加,山林疏于管理,造成林相退化、林地抛荒等现象时有发生,林业经济效益得不到较好发挥。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国家延长山林承包经营期政策的出台,一些外来投资开发商和当地有实力的农民动起了脑筋,成为以代管山林为业的“林保姆”,极大地激活了林业经营市场。   目前,龙泉市从事山林托管经营专业户有184家,近1000农户的山林实行委托管理,所托管面积累计达到20多万亩。道太乡王庄村农民周水其就是当地有名的“林保姆”。他以代管、租赁、收益按比例分成等形式管护疏林低产山和荒山2.1万亩,其中封山育林管护面积2万亩,荒山造林1000多亩。通过几年封育管理,大部分山林都可以进行间伐,今年林业局为其安排单列采伐计划3000立方米。为了提高造林质量,他还聘请了当地有经验的农民组成造林专业队,从事造林工作。造林山片苗木成活率均在90%以上,部分林木胸径已达10多公分,长势良好。屏南镇农民王建伟则办起了山林托管公司,负责托管山林的管护和抚育工作,山林中的竹木按国家规定砍伐后,收入扣除工资、税收及有关费用,按公司60%、转让方 40%的比例分成。目前,公司已与100多个农户签订了山林托管协议,托管山林面积达5000多亩。王建伟认为,山林委托管理不仅可以实行规模经营,而且管理成本要比零星经营低的多,是一个互利互惠双赢的举措。   “林保姆”朱家回与人合伙管理山林6000多亩,所管理的山林大多坐落在邻县、邻村的交界,仅靠单农独户难以管理,托管前偷盗林木经常发生,山林大多成了荒山,山林托管后,他专门聘请护林员进行巡山看管,盗伐现象基本杜绝,山林得到恢复性生长,生态与经营效益明显。当地农户要求将山林委托他管理越来越多。   山林托管不仅有利于林业的规模集约经营,并且有利于林业科技的推广,八都镇林业工作站职工以股份制形式,承包管理山林1000多亩,营造用材林、工业原料林和实行毛竹低产林改造,经过科学的育林,效果显著,仅毛竹低产林培育的效益就比原来提高了5倍多。周边农民纷纷仿效,有力地促进了林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了林地生产力。   通过几年运转,龙泉市山林托管队伍日益壮大,参与托管的人员包括外地客商、企业业主、林业技术人员、社会能人和农民。托管的形式有收益按比例分成、租赁、一次性买断承包经营权等,托管年限一般为30年。随着山林承包期的延长,农民吃了定心丸,要求将山林委托管理的人会越来越多,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建立相关的管理办法,使托管双方权利和义务对等、互惠互利、公平合理;要规范山林托管合同,托管合同必须标明山林托管后的用途、改良和维护地力措施,防止破坏性与掠夺性行为的发生。要建立森林资源资产管理机构,加强托管各个环节的监督与管理,制定相关的规定,出台优惠政策促进山林托管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进一步激活林业经营市场。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