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一热心市民赠送一只小红隼给上海野生动物保护站,野保站当即转赠于上海动物园。这只小红隼仅巴掌大,暂未成年。
上海动物园原饲养着3只红隼。按照规定,目前这只红隼进入检疫流程。待检疫期结束,将转至上海动物园鸟区饲养展出。
红隼(Falcotinnunculus)又叫红鹰、茶隼等,隼形目隼科隼属。为我国Ⅱ级保护动物,属小型猛禽。体长31~38厘米,体重173~335 克。雄鸟上体砖红色,有黑色横斑。头顶及颈背灰色,眼下有黑斑,腰至尾羽灰色,尾羽末端灰白,有一黑色次端斑。下体皮黄有黑色纵纹。雌鸟上体深棕色杂以黑褐色横斑,尾羽有数条黑褐色横纹,和一宽阔黑色次端斑。嘴灰色,端黑,蜡膜黄色,脚黄色。
红隼栖息于农田、疏林、灌丛等旷野地,主要以鼠类、小鸟、昆虫为食。繁殖期4~6月,窝卵数3~5枚,卵棕白色,密布棕褐色斑,在钝端较密。孵化期28~30天。繁殖于我国西北和东北,除干旱沙漠外,遍布全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