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叫小蠹虫的林业有害生物,目前已入侵重庆市近10万亩松林。”日前,重庆市林业局一负责人介绍,该市受灾最严重的巫山县,已启动《突发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预案》,力争用最短时间,完成对小蠹虫的防控,阻止其继续扩散,将其危害降至最低。
4000亩松林成片死亡
在巫山县梨子坪国有林场记者看到,受小蠹虫侵害的松树,树叶枯黄脱落,树干、枝梢出现不同程度的流脂症状。市森防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蠹虫是一种蛀干害虫,由于其主要活动在树木内部,因此很难将其彻底清除。
据了解,3月开始,巫山、巫溪、开县、南岸等地就陆续报告发生小蠹虫危害。根据调查核实,全市目前已有近万亩松林死亡。虫灾最严重的巫山县,出现了近4000亩的松林成片死亡。
多措施防治虫灾
“对死亡林木,我们将集中砍伐、搬运、熏蒸、焚烧;对零星的中度以上受害林木,将往树干内注射药剂或在小蠹虫转移期间定期喷药,并设置隔离区;另外,对刚遭受幼虫危害的林木,将采用吊瓶注射等方法进行灭杀。”市森防站技术人员表示,通过多种措施的防治,能有效地控制虫灾的继续蔓延。
另外,该市还抽调了市林业局、市科委、西南大学、重庆大学的相关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小组,解决防控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造林宜用混交林
“在砍掉病死松林,恢复造林时,可采用混交林的模式防治小蠹虫蔓延。”市林业局造林处技术人员说,由于物种的多样性,混交林在抗击虫灾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即使发生虫灾,也能延缓虫灾蔓延的速度。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