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动植物保护政策显成效

  近日传来许多好消息:欧洲再现几种稀有且脆弱的鸟类的踪迹;秘鲁采取的保护措施减少了对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破坏;黑足鼬也重新回到了美国怀俄明州。   据美联社报道,上周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系列文章反映了这三个积极的环境态势。 由英国皇家爱鸟协会的保罗·唐纳德(Paul F. Donald)带领的研究小组报告说,欧盟保护弱小物种及其栖居地的政策好象起作用了。   研究小组发现,在被调查的15个欧洲国家中,1990—2000年间受保护鸟类的数量同1970—1990年相比有了极大的提高。   他们说,与没有列入保护名单的鸟类相比,受保护鸟类的数量也增加了,尤其突出的品种包括白颊黑雁、白鹳、篦鹭、斯拉夫白鹭以及白尾鹰。   在大西洋的另一端,曾经一度要绝迹的黑足鼬又重新回到家乡美国怀俄明州繁衍生息,怀俄明大学的马丁·格兰尼(Martin B. Grenier)及其研究小组说。   最后所知的7只此种类型的鼬于1987年脱离野外生活环境,被纳入一个人工饲养项目。它们已经繁殖出4800只幼鼬,其中很多已经被放归自然。   起初,放归的幼鼬数量持续减少,最后仅剩5只,看似要灭绝了。但到2003年,野外生活的黑足鼬数量增加到52只,研究人员估计,目前野生鼬已经超过了200只。   在南美洲,卫星监控显示,秘鲁热带雨林区森林砍伐的速度正在下降。   美国卡耐基研究所的保罗·奥里维拉(Paulo Oliveira)领导的研究小组报告说,虽然森林仍旧持续遭到砍伐,但大部分发生在指定伐木地点,而不是政府划定的保护地区。   他们总结说,当地政府制定的旨在保留原住民土地的计划对于保护雨林也有一定效果。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