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向森林生态城市大步迈进

  河南省郑州市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子,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努力建设森林生态城市。5年来,全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8亿元,城市新增造林面积57万亩,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90万亩,有林地面积达到133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   为了打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山水融合、城乡一体”的宜居环境,2003年郑州市制订了建设森林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并编制了《郑州森林生态城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到2013年使城市周边新增造林面积100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0%以上。为此,郑州市创建了分级管理、部门协调、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组织领导体系。   创新投入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一是加大财政投入。郑州森林生态城建设工程自2003年启动以来,仅城郊绿化市财政累计就投资8亿元;二是吸引社会投资,广泛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绿化行动,鼓励、支持和吸引社会资金参加项目建设。   创新激励机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对规划区内参与森林生态城建设的农民,实行优惠政策,同时分工程、分区域制定了不同的造林补助标准。   创新造林、管护机制。采用工程管理模式组织造林,引入竞争机制,在重点生态林建设中实施招投标造林、工程专业队栽植。此举不但降低了造林成本,而且包栽包管,大大提高了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建立了造管并重的良性机制。   创新治林机制,坚持依法治林。郑州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森林生态城市建设步入依法管理的轨道。   2004年以来,郑州市连续4年将“完成森林生态城工程造林10万亩”作为向市民承诺的10件实事之一。去年以来,郑州市相继启动建设了森林组团工程、生态林带和平原林网工程、森林旅游和林业产业工程以及黄河湿地恢复与保护工程等一批市级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   为了及时、准确地反映郑州森林生态城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科学评价森林生态城建设的成效,郑州市在实施《郑州森林生态城总体规划》的同时,逐步建立了森林生态城生态效益监测评价体系,并委托河南省林科院生态林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了监测评价。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