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林改“怪事”多

  中国绿色时报8月12日报道 “鸡蛋串着绳子卖,火车没有汽车快,海鸥也把闹市爱,草帽当锅盖……”到过云南的人,对“云南十八怪”可能都不陌生。随着云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大山深处的“怪事”也逐渐多了起来。   怪事一:国境线上有支跨国扑火队   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毗邻,国境线长4061公里,在绵长的国境线上分布着大面积的森林,其中相当一部分集体林地通过林改落实到了林农手中。   “林改以前,由于位置偏僻,距离较远,边境线上着了火很少有人去管;现在不同了,村民们看到冒烟着火,即使在境外,也怕火烧过国境线,烧了自家林子,拿着灭火工具,越过国境线帮忙灭火。”省林改办副主任张伏全说。   于是,人们给国境线上的这些林农起了个雅号:跨国扑火队。   怪事二:坝区的姑娘山里嫁   云南习惯把平原地区称为“坝区”。林改以前,只有山里的姑娘争着抢着嫁向坝区,从没听说坝区家的姑娘嫁入山里。   林改,让这一状况发生了改变。   新村木瓜园村民小组的小伙子罗靖和坝区龙街村的姑娘陈玲恋爱多年。但陈玲的家人一直反对。“木瓜园出门就是山,你不怕累断筋?我们不能把你往苦海里推。”陈玲的父母劝导自己的女儿。   林改后,罗靖家分得了大片山林,仅核桃一项一年纯收入就有几万元。“原来的苦山、穷山,变成了现在的金山银山,我们哪还有反对的道理。”如今,罗靖、陈玲小两口过着比蜜还甜的生活。   与林改前相比,不仅坝区的姑娘做起了山里媳妇,许多城里人也来到山里为林农打工。每到核桃成熟时,常永祥家每天的雇工中有30多人来自县城。   怪事三:全村学说普通话   几年以前,如果听到村里哪个村民不说方言,而操着蹩脚的普通话谈话,村民一定会嘲笑他,穷酸。   林改后,对着新闻联播学说普通话成了新村一件最流行的事情,如果谁不学着说普通话,村民都会以为他没有长远的眼光和打算,不思进取。   “林改后,村民发展核桃、野生菌、中药材等林业产业,要同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谈判,不会普通话怎么交流?”书记罗成韩一语点破其中奥妙。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村民们也都努力试着用普通话与记者交流,说话时认真仔细的样子,仿佛在自家林地上精耕细作一样。   怪事四:见面就夸林改好   “吃饭了吗?”“最近忙不忙?”简单普通的问候方式在我国农村传承了近百年。   然而,随着林改的推进,在云南农村,这种简单的问候方式被“你家分了多少亩林地?”“树长得好不好?”等与林改相关的话题替代。   “国家的林地分给我们经营,没有税费,收益全部归我们,老百姓当然高兴,当然有说不完的话题了。”说到高兴处56岁的彝族老人戴立方边歌边舞:“山好水好人也好,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新村这样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边远山区村,村民们对《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竟然几乎都有所了解,中央的政策与林农的生活结合得如此紧密,见面就谈林改也就不足为奇了。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云南全面推进,大山深处的林农们逐渐走出过去封闭、落后的状态,依靠分得的山林,开始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扑火为自家山林,学说普通话为联系客商,山绿了,民富了,赢得娇娘把家还——因为林改,大山深处的“怪事”不怪。(中国绿色时报)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