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项目建设改写大兴安岭历史

  中国绿色时报10月22日报道 漠河民用机场正式启用,从首都北京到“神州北极”只需4个小时;年产15万吨的有色金属冶炼项目一期工程在加格达奇工业园区进入装机阶段;年产6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在塔河工业园区开始调试设备;五星级的旅游宾馆金马大酒店在加格达奇拔地而起……   “生态立区、工业富区、项目兴区、打造园区、富民强区”,使以林为主、独木支撑的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嬗变。   纵向开发,林产品加工向精深要效益   大兴安岭是个以林为主的资源型地区,开发建设40年来,各级领导一直在努力试图把“木”字号产品做深做细,提高木材的利用率,增加林木产品的附加值。然而,由于体制、机制、资金、人事、市场等诸多因素,早年兴建的一些林产工业项目绝大多数半路夭折,林产工业基本上还停留在粗加工水平。   为整合林产工业闲置资源和资产,加快林木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2006年大兴安岭地委、行署、林业集团公司制定了全力打造林木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的工作思路。各县(区、林业局)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全力兴建和改扩建林产精深加工项目。   呼中林业局曾是全国第二大森工企业,也是大兴安岭林产工业起步较早、基础较好的林业局,上个世纪90年代初,家具、人造板、纤维板、卫生筷子等企业曾兴盛一时。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企业逐渐破败,其中一个国投大厂新建的高标准厂房,居然成了储存还没开封机械设备的仓库。   去年,呼中林业局从整合资产、设备、人员入手,将所有林产工业企业统一纳入资本运营,以设备厂房等入股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和浙江金马投资有限公司,组建起了生产落叶松集成材、细木工板、刨花板、中密度和高密度纤维板的综合类产业化的大型木业集团——兴安木业有限公司,仅其分厂碧水人造板厂一家年产量就由过去的8000立方米猛增到现在的2万立方米。   今年大兴安岭林产工业产值将达到13亿元,比去年增长30%以上。   横向拓展,改变独木难支局面   “大兴安岭在区位、资源和生态方面具有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比较优势,为什么我们具有这么多的优势,却没有转化成为经济强势呢?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真正把我们的比较优势发挥利用好。”大兴安岭地委书记、行署专员、林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宋希斌说。   为此,大兴安岭把森林资源、矿产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水资源以及生态旅游资源作为开发重点,坚决实施龙头带动战略,着力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引进战略投资、搭建融资平台、建立专业市场、发展现代物流等多种渠道,实现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加工利用。   目前,云南冶金集团总投资30亿元、年产15万吨的铅锌冶炼基地已落户大兴安岭。年可处理钒钛磁铁200万吨、产值达20亿元的塔河钒钛磁铁综合利用项目也已开工建设。年末即将投产的漠河砂宝斯岩金开发项目,设计年采矿45万吨,可产黄金1.5吨。改扩建的古莲河露天煤矿年产量将由60万吨提高到120万吨……   经多方筹资2亿多元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心打造出的神州北极村、中国龙江源、呼中国家森林公园、鄂伦春民族风情、新林鹿苑山庄、南瓮河大湿地等一批旅游精品景点、景区和线路,使大兴安岭生态游荣获“中国最美十大森林、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和中国最令人向往的50大旅游胜地”美誉。   加格达奇区建起了以蓝莓产业化开发为主业的百盛科技开发公司,呼玛县与清华大学联合兴建起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香麦有限公司,塔河县超越野生浆果加工项目、松岭区林格贝食品有限公司已开始创汇,呼中区的远涧矿泉水被上海权威部门评为市场上销售饮用水第一名……   一批非林非木企业,正在大兴安岭上异军突起。   综合拉动,大项目带来大发展   经过近3年的不懈努力,大兴安岭地区项目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仅今年前3季度实施的续建、改扩建和新建的产业项目就有31项,其中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为10项,基本上实现了各县、区、林业局都有突出本地特色的立县(区、局)项目和产业,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漠河民用机场的通航,使制约大兴安岭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被彻底打开。仅今年前7个月,大兴安岭就接待游客39.5万人,旅游收入实现2.53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一倍和68%以上,其对经济总量的贡献相当于采伐销售了36万立方米木材。   今年新建和扩建的13个林产工业项目,使大兴安岭的林木精深加工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6.3个百分点,实现产值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9%。   通过加大扶持力度,扩大种养规模,引资办厂提高附加值,独具特色的绿色食品、特色养殖、兴安北药的增速分别达到11.7%、33%和16.9%。   特别是刚刚起步的矿产开发业,在巩固煤炭生产的前提下,生产铁粉2.9万吨,上半年规模以上矿业实现增加值1.3亿元,开始展露出新兴产业的勃勃生机。   在大项目的综合拉动下,大兴安岭地区在今年主动调减活立木产量50.9万立方米,但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仍达到32.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3亿元,增长18%。   随着一个个大项目的建成投产,项目建设的民生效益也日渐凸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增就业岗位6800个,林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4326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5%。   大项目建设,正在改写着大兴安岭林区的历史。(中国绿色时报)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