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10月30日报道 作为全国唯一设立的林业对台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国家级展会——海峡两岸(三明)林博会,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盛会。第四届海峡两岸(三明)林博会将于11月6日~9日在三明市隆重举办。
此届林博会是由国家林业局、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商务部作为支持单位,由福建省林业厅、省台办、省外经贸厅、省海峡办、三明市人民政府承办。
携手合作争办有特色高水准的林博会
第四届海峡两岸(三明)林博会坚持“以林为桥、沟通两岸、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展示改革开放成果、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主题,突出对台交流,突出海西林业,突出项目合作。将邀请国家、部委局和省有关方面的领导及华东地区各省市代表、台湾知名人士、两岸重要客商约3万人参会参展。通过与海峡两岸各界携手合作,力争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准、影响广的林博会。
林博会在展馆设计上特色凸显,强调对台特色,突出两岸合作成果。展馆分特装展位和标准展位两大展厅,总面积2万平方米。其中,特装展厅分为中心、专业、地区3个展区。中心展区:展示福建林业改革开放30年暨三明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建立20年成果。专业展区:设有林业品牌、生态旅游商品、林业机械、生物医药、科研院校等展馆。地区展区:设有跨国公司、台湾、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展馆。标准展厅分为森林食品、苗木花卉、木竹家具、木竹工艺品、林产化工、生物医药产品、特色农产品、生活日用品、特色小吃等九大展区。
林博会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将举办大会开幕式、展示展销、生物产业项目对接、投资项目推介、海峡西岸现代林业高峰论坛、茶文化、商务考察、成果发布会和文艺晚会等系列活动。
“绿色明珠”尽显三明发展优势
海峡两岸(三明)林博会已连续成功举办过三届,因成效突出受到海峡两岸业界的普遍关注,会展经济的影响和作用日益凸显。
三明优越的地理优势和绿色优势是海峡两岸(三明)林博会成功举办的重要因素。
三明市地处福建省中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腹地和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重要连接带,是祖国大陆最靠近宝岛台湾的重点林区。全市总面积2.2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8万人。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建设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等荣誉称号。
三明一直以祖国东南“绿色明珠”之美誉而著称。在森林资源、林业产业发展、旅游资源和交通方面都具有突出优势。
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森林面积2645.5万亩,森林覆盖率76.8%;活立木蓄积量1.15亿立方米,竹林储量3.8亿株,生物种类十分丰富。
林业产业基础扎实。三明市年产商品材250万立方米,各类人造板220万立方米;纸及纸浆50万吨,松香类产品5万吨,林产工业初具规模;永安林业、青山纸业、大亚木业等上市公司在业界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和36个国家级旅游品牌、50个省级旅游品牌。宁化石壁客家祖地和大金湖等4个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闽江源等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格氏栲等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均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交通便利。205国道线、鹰厦铁路、福银高速公路贯穿三明境内,泉(州)三(明)高速公路年内将建成通车,永(安)武(平)高速公路、三明机场、向莆快速铁路正在加紧建设。不久的将来,三明将建成集高速公路、铁路、机场、航运于一体的海峡西岸国家级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三明还是1988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三明市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三明的林业改革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三明市永安洪田村成为闻名的“中国林改小岗村”。三明的绿色优势和资源优势,让三明的林业发展和对外合作前途光明。
会展经济助推四大产业集群发展
为重振三明工业雄风,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更好地发挥“前锋、基地、枢纽、支撑”作用,三明市委、市政府立足发挥展会的延伸作用,利用三明的优势和特色,提出建设“4+1”产业集群的战略举措。“4+1”产业集群分别为冶金及压延、林产工业、机械及载重汽车、矿产品、生物医药。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目前“4+1”产业集群已支撑起三明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合作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光明。
冶金及压延产业。三明市是福建省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已形成420万吨钢材、80万吨中厚板、60万吨冷热轧带钢、26万吨镀锌板、16万吨彩涂板的生产能力,拥有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将重点合作开发建设铜包铝双金属复合导线生产线、年产10万吨钢绞线、5万吨钢管、5万吨钢板弹簧材、5000吨钢丝帘线、50万套新型塑钢门窗五金件、2万吨铜板带材棒材和6000吨铝箔、3万吨系列电磁线生产线、9000吨钛棒、6000吨钛板等项目。
林产工业。三明市的林产工业初具规模,体系比较完备,是三明市第二个、福建省林业行业第一个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将重点开发建设家具、竹木工艺品等林产品深加工和林业机械、林产化工产品深加工、浆纸产品深加工、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等产业项目。
机械及载重汽车制造业。三明市机械工业基础雄厚,已初步形成汽车及零配件、工程机械、橡胶机械、冶金机械、化工建材机械、铸锻件等产业,拥有厦工集团三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福建华橡自控技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新龙马股份公司永安汽车厂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将重点开发三明海西铸锻中心、年产5万辆载货卡车、5000辆专用车、200万套汽车钢圈、160万套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16万根汽车用超强曲轴、30万套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生产线、8万套汽车车厢及附件总成生产线等项目,并引进相配套的零部件企业,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和载重汽车产业基地。
矿产业。三明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79种,其中石灰石、钨、萤石储量居福建省首位,煤储量占全省的42%。将力争打造煤炭、钨、铅锌、铁锰、萤石、石灰石和其他非金属矿等7条产业链。重点建设熟料新型干法旋窑水泥(日产4000吨以上)和铅、氟、钨、名贵珠宝等系列高附加值产品开发项目。
生物医药产业。三明是福建省生物医药产业的重点区域,现有天然药用植物1713种,目前人工栽培品种30个,种植面积1.4万公顷,已建立红豆杉、雷公藤、九节茶、莲子等药用植物GAP基地。拥有制药企业57家,其中通过GMP认证7家,并与36所知名的生物医药院校、科研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三明将以原料药开发为切入点,从药物中间体做起,向成品药、制剂和保健品、保健食品等延伸,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天然植物药业产业基地和生物医药研发基地。重点开发红豆杉、雷公藤、银杏、草珊瑚、酶制剂、氨基酸、药用真菌等生物医药项目。(中国绿色时报) 附件:
此届林博会是由国家林业局、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商务部作为支持单位,由福建省林业厅、省台办、省外经贸厅、省海峡办、三明市人民政府承办。
携手合作争办有特色高水准的林博会
第四届海峡两岸(三明)林博会坚持“以林为桥、沟通两岸、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展示改革开放成果、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主题,突出对台交流,突出海西林业,突出项目合作。将邀请国家、部委局和省有关方面的领导及华东地区各省市代表、台湾知名人士、两岸重要客商约3万人参会参展。通过与海峡两岸各界携手合作,力争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准、影响广的林博会。
林博会在展馆设计上特色凸显,强调对台特色,突出两岸合作成果。展馆分特装展位和标准展位两大展厅,总面积2万平方米。其中,特装展厅分为中心、专业、地区3个展区。中心展区:展示福建林业改革开放30年暨三明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建立20年成果。专业展区:设有林业品牌、生态旅游商品、林业机械、生物医药、科研院校等展馆。地区展区:设有跨国公司、台湾、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展馆。标准展厅分为森林食品、苗木花卉、木竹家具、木竹工艺品、林产化工、生物医药产品、特色农产品、生活日用品、特色小吃等九大展区。
林博会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将举办大会开幕式、展示展销、生物产业项目对接、投资项目推介、海峡西岸现代林业高峰论坛、茶文化、商务考察、成果发布会和文艺晚会等系列活动。
“绿色明珠”尽显三明发展优势
海峡两岸(三明)林博会已连续成功举办过三届,因成效突出受到海峡两岸业界的普遍关注,会展经济的影响和作用日益凸显。
三明优越的地理优势和绿色优势是海峡两岸(三明)林博会成功举办的重要因素。
三明市地处福建省中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腹地和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重要连接带,是祖国大陆最靠近宝岛台湾的重点林区。全市总面积2.2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8万人。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建设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等荣誉称号。
三明一直以祖国东南“绿色明珠”之美誉而著称。在森林资源、林业产业发展、旅游资源和交通方面都具有突出优势。
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森林面积2645.5万亩,森林覆盖率76.8%;活立木蓄积量1.15亿立方米,竹林储量3.8亿株,生物种类十分丰富。
林业产业基础扎实。三明市年产商品材250万立方米,各类人造板220万立方米;纸及纸浆50万吨,松香类产品5万吨,林产工业初具规模;永安林业、青山纸业、大亚木业等上市公司在业界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和36个国家级旅游品牌、50个省级旅游品牌。宁化石壁客家祖地和大金湖等4个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闽江源等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格氏栲等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均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交通便利。205国道线、鹰厦铁路、福银高速公路贯穿三明境内,泉(州)三(明)高速公路年内将建成通车,永(安)武(平)高速公路、三明机场、向莆快速铁路正在加紧建设。不久的将来,三明将建成集高速公路、铁路、机场、航运于一体的海峡西岸国家级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三明还是1988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三明市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三明的林业改革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三明市永安洪田村成为闻名的“中国林改小岗村”。三明的绿色优势和资源优势,让三明的林业发展和对外合作前途光明。
会展经济助推四大产业集群发展
为重振三明工业雄风,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更好地发挥“前锋、基地、枢纽、支撑”作用,三明市委、市政府立足发挥展会的延伸作用,利用三明的优势和特色,提出建设“4+1”产业集群的战略举措。“4+1”产业集群分别为冶金及压延、林产工业、机械及载重汽车、矿产品、生物医药。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目前“4+1”产业集群已支撑起三明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合作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光明。
冶金及压延产业。三明市是福建省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已形成420万吨钢材、80万吨中厚板、60万吨冷热轧带钢、26万吨镀锌板、16万吨彩涂板的生产能力,拥有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将重点合作开发建设铜包铝双金属复合导线生产线、年产10万吨钢绞线、5万吨钢管、5万吨钢板弹簧材、5000吨钢丝帘线、50万套新型塑钢门窗五金件、2万吨铜板带材棒材和6000吨铝箔、3万吨系列电磁线生产线、9000吨钛棒、6000吨钛板等项目。
林产工业。三明市的林产工业初具规模,体系比较完备,是三明市第二个、福建省林业行业第一个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将重点开发建设家具、竹木工艺品等林产品深加工和林业机械、林产化工产品深加工、浆纸产品深加工、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等产业项目。
机械及载重汽车制造业。三明市机械工业基础雄厚,已初步形成汽车及零配件、工程机械、橡胶机械、冶金机械、化工建材机械、铸锻件等产业,拥有厦工集团三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福建华橡自控技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新龙马股份公司永安汽车厂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将重点开发三明海西铸锻中心、年产5万辆载货卡车、5000辆专用车、200万套汽车钢圈、160万套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16万根汽车用超强曲轴、30万套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生产线、8万套汽车车厢及附件总成生产线等项目,并引进相配套的零部件企业,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和载重汽车产业基地。
矿产业。三明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79种,其中石灰石、钨、萤石储量居福建省首位,煤储量占全省的42%。将力争打造煤炭、钨、铅锌、铁锰、萤石、石灰石和其他非金属矿等7条产业链。重点建设熟料新型干法旋窑水泥(日产4000吨以上)和铅、氟、钨、名贵珠宝等系列高附加值产品开发项目。
生物医药产业。三明是福建省生物医药产业的重点区域,现有天然药用植物1713种,目前人工栽培品种30个,种植面积1.4万公顷,已建立红豆杉、雷公藤、九节茶、莲子等药用植物GAP基地。拥有制药企业57家,其中通过GMP认证7家,并与36所知名的生物医药院校、科研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三明将以原料药开发为切入点,从药物中间体做起,向成品药、制剂和保健品、保健食品等延伸,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天然植物药业产业基地和生物医药研发基地。重点开发红豆杉、雷公藤、银杏、草珊瑚、酶制剂、氨基酸、药用真菌等生物医药项目。(中国绿色时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