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12月11日报道 林改有句口号:让林子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
从2003年中央9号文件下发到今天,绿色银行正在逐步建立。其中,林权抵押贷款意义重大。
林权抵押贷款引入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这一新型抵押物,有效地解决了林农和林业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也为金融机构开辟了新的业务领域。
但是,作为一项新兴贷款业务,林权抵押贷款毕竟尚处于探索试点阶段,在业务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在所难免。
■贷款年限?再长些!
“林况越好,可以抵押贷到的钱越多。百姓越来越重视山林了。”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林权管理中心主任陈新法说,“采伐计划也没有过去那么紧张了。”
玉岩镇大树后村村民叶建生有十几亩山林,去年12月,他抵押贷款3万元。用这笔钱投入养猪,并且自己杀猪、卖肉,产供销一条龙。还款的期限还没到,叶建生已经净赚6万元。
几乎与叶建生同时,坳头村村民徐长家贷来1万元发展食用菌,“肯定是赚到了,今年打算把家里的200亩山抵出去,贷到钱继续发展食用菌。”
用林子贷款,却没用在林子上,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以丽水为例,截至今年8月,已对2931户林农发放了林权抵押贷款,其中用于种养殖业的占43.8%、用于加工业的占17.8%、用于流通的占10%、其他占28.4%。
丽水市林业局林改办公室副主任毛小荣说:“10年育树,可目前农村信用社的放贷期限以1年期为主,最长不得超过3年。如果用来种树,还没见到效益,就到了还款期限。”
贷款期限与林业生产周期严重不匹配。
■各方支持?再大些!
福建是全国新一轮林改的发源地。
作为探路者,福建在林权抵押贷款的实践中,遇到了普遍的难题。虽然《物权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对森林资源财产作为抵押物作了规定,但到底如何处置?
福建省林业厅计财处处长林雅秋介绍,比如拍卖逾期无法还贷的林木,需要走复杂的司法程序,并需当事人签字后才能拍卖,林木抵押物的处置让金融部门很头疼。
为了保证贷款的顺利进行,福建省的贷款模式中,有一种是由专业担保公司或林业信用建设促进会等中介组织提供贷款担保,向金融机构借款。由于目前担保体系不完善,实际操作中缺乏实力雄厚的信用担保机构。
福建农信社自2005年发放第一笔林权抵押贷款以来,已累计贷出21.75亿元。农民是弱势群体,金融部门不懂林业,开展抵押贷款成了两头害怕的事情,需要依托担保公司,控制林权作为抵押物的风险。
担保公司解决了技术层面的问题,但信用社既要养活自己,又要对股东负责,它放贷的动力又在哪里?
■贴息政策?再多些!
今年,国家林业局提出,凡是贷款额度不超过30万元的个人贷款项目,都可以享受财政贴息。但在实际操作中,各省执行情况并不一致。福建享受贴息额度是30万元以下,江西则是10万元以下。
江西省林业厅计财处处长罗勤说,贷款贴息额度是根据各地区金融机构的情况、林农的信用等级、资产状况来界定的。
金融部门只救急、不救穷,财政贴息不是贴给信用社的。那么,信用社在选取放贷对象时必然“嫌贫爱富”。江西省农信联社副总经理陈斌说:“如果贴息给信用社,让放贷的收益大于风险,金融机构才有放贷的意愿,也能够更好地放大效益。”
截至目前,江西省农信联社共办理20多亿元的林业贷款,其中林权抵押贷款只有7亿元。“更多的林农都只有几十到几百亩的小额林权,对于我们来说,风险太大。”陈斌说。
金融部门觉得风险大,林农的压力也不小。农信社的贷款利率远高于商业银行,但目前却只有农信社一家开展林权抵押业务。政府对林农有财政贴息,但信用社贷不贷款却很难说,而且过程中不管是评估还是担保都要花钱。
■评估效率?再高些!
根据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的规定,金额在100万元以下的银行抵押贷款项目,可由具有丙级以上(含丙级)资质的评估机构出具评估报告。评估中,被评估的只是林木的经济价值,林地的使用价值和生态、社会效益不在评估之列。
浙江省丽水市,这样的机构有11家。
绿谷林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丽水市遂昌县唯一一家具有丙级资质的评估机构,有7名评估师具有评估资格。
周建革是这家公司的经理,“一次评估只需要两名评估员,但是人员还是紧张。”
获得评估员的资格,首先要经过财政部门的培训,每批培训每个县通常只能有三四个人参加。培训合格后,由财政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发放资格证。
“很多人符合评估员的要求,但是没有渠道去考资格证。”周建革说。
■森林保险?再广些!
为了保证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顺利开展,按照经济领域惯有的金融产品+保险产品配套开展的模式,各省也都结合实际,开展了森林保险业务。
但是,目前的承保面还很低。林农的保险意识淡薄,对保险的作用没有认识到位。有的林农存有侥幸心理,觉得不出险,保费就白交了,甚至出现怕理赔时保险公司赖账。
农民不重视并不代表没必要。1989年~2007年,浙江累计发生火灾13841起,受灾面积年均3358公顷。
即使开始重视保险,有限的保费负担能力也使许多林农望而却步。从福建省2008年的情况来看,每亩保险金额标准为400元,保险费率3%。。但由于林区多为经济不发达地区,林农收入水平普遍较低,而且林业生产经营周期长,连续投保,保费支出对林农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险种也过于单一。当前,各省的森林保险主要限于森林火灾保险,林木生长过程中因台风、冰冻、病虫灾害等所引起的林木损失还没有相应的险种。(中国绿色时报)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