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中国生态面貌的战略抉择

  中国绿色时报12月19日报道 林业事业,与春天同行的事业。   伴随着共和国改革开放的脚步,从告别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时代,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成为党的战略国家的战略人民的战略;从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工程在三北地区和长江流域筑起绿色长城,到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在中华大地次第铺开;从每年春季党和国家领导人率先垂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挥楸舞铲义务植树,到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理念……30年来,中国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向世人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在世界森林资源总体减少的情况下,我国的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加,森林覆盖率从1981年的12%增长到18.21%,森林蓄积量达到124.56亿立方米,活立木总蓄积量达到136.18亿立方米,森林固碳能力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每公顷136.42吨增加到21世纪初的每公顷150.47吨,并形成了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的基本格局,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态价值,同时,也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作出了积极贡献,履行了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回望30年经验成就,审视当下历史方位,谋划未来发展大计,人们看到,把林业发展的现实与历史叠在一起,是现代林业的希望,是生态文明的未来。   革旧立新的嬗变   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生物体,那森林就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统。在联合国发布的《2000年全球生态环境展望》上,有一段这样的话:人类对木材和耕地的需求,使全球森林减少了50%,难以支撑人类文明大厦。   在30年前的中国,发展林业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木材的持续供给。而“文革”10年间,林业建设遭受严重挫折,森林资源也遭受巨大损失。一筹莫展之际,改革开放的大潮让事态峰回路转。   1978年11月25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国务院批转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颁布了。从此,承载着三北人民的希望与梦想,承担着改善三北脆弱的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重任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拉开大幕。而这一天,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只有20多天。   三北工程持续建设了30年,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林业建设者个个胼手胝足苦中作乐,投入50多亿个工日,创造了20世纪林业建设史上的奇迹:工程建设区域内森林覆盖率比1977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沙区实现了沙化土地逆转或动态平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万平方公里。一座巍然屹立的绿色长城就此奠定了工程区森林资源的基础和生态系统的框架。   继三北工程开创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之后,改善生态成为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从都市城镇到乡间农村,大规模的生态建设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30年来,国家始终将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鼓励发展林业的政策措施,使林业面貌发生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其中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实现了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中央对林业的投入政策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过去,林业建设投资捉襟见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不断加大林业建设的投入,30年间中央总计投入林业建设资金近3000亿元,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林业建设资金总额的96%。而在2007年,全社会各项林业投资达到645.75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近60倍;其中2007年中央林业投资完成448.61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68倍。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数量关系,它反映了30年来全社会对林业定位的认识与改变。   为山河换碧装   北京拔萃双语学校高中生叶璐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我10岁那年,妈妈骑自行车载我去上学,沙尘一起,什么都看不清,戴的纱巾上全都是沙土。后来,妈妈把电视、报纸的报道告诉我,这是内蒙古沙漠吹过来的沙子,那边水土流失植被破坏才形成了沙尘暴。”当年“五一”长假,叶璐跟着妈妈去内蒙古恩格贝沙漠植了15棵树。   从那以后,10岁的叶璐不仅开始参加绿色志愿者活动,而且还通过自己的力量,向大家宣传绿色理念。今年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叶璐说:“我希望能把绿色的理念点燃,像传递火炬一样,将它传递给每一个热爱绿色的人。”   叶璐的经历和感受是普通民众参与生态建设事业的真实写照。   1979年,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把3月12日定为我国的植树节;1981年,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倡导下,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出《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向全国各界发出了生态建设动员令,全国各地干部群众齐心合力参与生态建设的热情开始被激发,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最为显著的义务植树运动拉开大幕。   每年春季,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从企事业员工到乡间村民,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系着红领巾的孩子,亿万中国人自觉履行植树义务,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着自己的家园。截至2007年底,全国有109.8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515.4亿株。如按栽植密度每亩165株计算,折合绿化面积20.8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江苏省。更为宝贵的是,这项规模历史空前的运动使许多老百姓对林业事业的态度从不太关心变成积极参与,再到主动出击。一步之遥,折射出理念的大转变。   1991,党中央再次发出“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再造祖国秀美山川”的号召。与此同时,全国人大颁布了世界上首部《防沙治沙法》,国务院批准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在一系列重大举措的有力推动下,生态建设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   30年间,当改革开放的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的舞台,当五星红旗、奥运会会旗终于在国家体育场冉冉升起,当凝聚着13亿中华儿女情感的奥运圣火点亮北京、辉映世界,绿色成为这个文明古国渴望呈现给世人的新形象。   走上康庄大道   “开一片片荒地脱一层层皮,下一场场大雨流一回回泥,累死累活饿肚皮。”陕北的《信天游》曾这样开唱。如今,《信天游》换了新词:“崖畔上栽树山峁峁青,羊羔羔养在家门口;草棵棵胜过粮苗苗,退耕退来好光景……”   青山绿水新农村的话头,要从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退耕还林的决策说起。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在空前的生态灾难中,全党和全国人民对林业的认识发生新的历史性飞跃,全社会加强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呼声高涨。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地认识到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坚定了治水必先治山、治山必先兴林的决心,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开展了退耕还林工程试点。由此,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毁林开荒历史结束了,一个以粮食换生态、惠民济民的时代开启了。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说,近10年来,退耕还林工程的全面实施改写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历史,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根治江河水患、改善我国生态状况,再造祖国秀美山川,进入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十几年内投资数千亿元,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形成了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的新格局。毫无疑问,在对自然的索取和付出之间,中国日渐探索出了平衡生态的秘诀,在生态脆弱的环境中开辟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还作出《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并将“建设生态文明”、“成为生态良好国家”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一项项重大科学决策,引领和托举了林业生态事业冲破桎梏,走上了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   弹指30年,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事业从低谷到高峰,从平凡到辉煌,从宏伟的蓝图到令人称奇的现实,从曾经的步履蹒跚到如今的积极稳健,思想解放始终是建设者不断冲破藩篱、打破僵化的“原动力”,也是应对改革发展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林业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的林业生态建设事业必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之下,快速、平稳、可持续地前行。(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温雅莉)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