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生态效益补偿全面收益

  中国绿色时报9月22日报道 黑龙江省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9年来,综合效益日益显现。截至目前,全省补偿面积已超过5200万亩,其中重点公益林补偿面积4620多万亩、地方公益林补偿面积460多万亩,落实管护人员1.45万人。9年来,生态效益补偿区域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森林质量逐年提高,基础设施大为改善,职工收入大幅提升。   围绕保护和培育资源、管护经营和资金管理两个方面,黑龙江省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施过程中,建立了逐级管理、政策制度、管护经营、监控监测、林下产业和资金保障等六大体系。全省先后完成了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编制实施方案,划分管护经营责任区,落实管护经营人员,修建管护房、公示碑、宣传牌、责任区牌,开发林下经济,抚育幼、中龄林,无林地、疏林地造林、补植等项工作。   巴彦县对重点公益林与商品林交错地带的林地和农田交错严重地块,实行重点公益林管护与商品林管护相联合,减少了管护中的死角、死面。大庆市让胡路区红旗林场将37名管护人组成1个机动巡护队、1个快速灭火队和4个专业巡护队。每个专业巡护队负责1个~2个营林区的日常巡护,机动巡护队负责夜间巡查以及对各固定巡护队的检查,快速灭火队负责林区防火及火灾扑救。大兴安岭地区采取了管护与森林防火相结合、与林政管理相结合、与营林生产及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相结合、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相结合、与发展林下经济相结合的管护模式。林口县林业局每年自筹资金500余万元,对未纳入补偿范围的240多万亩森林实行县级管护。     9年间,全省各地森林管护经营更加规范。绥芬河市给每个管护人员配备了对讲机。三江保护区自筹资金安装软件,从电脑上就可以查看各个责任区管护人员上岗情况。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开发应用了森林防火监测系统。鸡西市矿务局开发了管护员巡检系统。黑河市研发了森林管护经营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实现了可视化人员实时定位管理。全省重点公益林区火灾发生率下降了90%,乱砍盗伐案件下降了85%。   自2005年以来,黑龙江省在公益林区内完成森林培育207.98万亩。哈尔滨市林业局变一季采伐为四季抚育,在林下补植红松、云杉、水曲柳等珍贵树种,不但增加了造林数量,而且通过造林、补植、抚育,消除了部分“天窗”空地,改变了树种组成,提高了林分质量。   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各地区纷纷开发林下资源,拓展职工致富门路。鸡西市林业局推进林果基地、北药基地、特色种养基地和森林旅游景点开发四大产业基地建设,非林经济年产值达1.55亿元,全市林场和职工家庭增收5500多万元。宾县林业局大力发展柳编、森林畜禽养殖业、北药种植、食用菌生产等项目,职工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黑河市林业局发放了100万元无息贷款,扶持职工发展林下经济。据测算,全省仅发展林下经济一项,管护人员年均增收就超过1000元。   9年来,全省新建管护站点1429处,统一购置了办公设备和野外作业仪器,使全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大大提升。   随着公益林面积的进一步扩大,黑龙江省林业厅要求,新增加重点公益林补偿面积的单位,要科学编制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方案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方案,层层签订管理合同和管护经营合同,将责任真正落实到各级领导的肩上,具体到管护人员头上。(中国绿色时报 记者:牟景君)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