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贵州织就永不松动的绿色防护网

  中国绿色时报10月15日报道 千沟万壑、满目疮痍的黄土高原,怪石嶙峋、寸土寸金的石漠化地区,山体垮塌、瞬间吞噬一切的泥石流灾害……隐藏在这些触目惊心景象的背后是一个共同的因子:水土流失。   9月2日至11日,记者随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赴贵州、云南进行专题采访,看到了水土流失给当地老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也看到了两省政府通过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加强生态建设,为饱受创伤的大地重新披上了绿装,让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的人们重新看到了希望。   水土流失流走的是老百姓的血液   “水土流失流走的不仅仅是土壤,流走的是老百姓的血液。”这是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正纬会见采访团时说的第一句话。   贵州是我国喀斯特面积分布最广、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西部省份之一。山高坡陡、喀斯特发育强烈、毁林开荒……多种因素结合,使这里成为水土流失的重灾区。据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结果显示,贵州全省水土流失面积7.3万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量2.52亿吨。“2.52亿吨,这相当于每年有4万多公顷耕地的表土层被冲走,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贵州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鄢贵权说。   在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随处可见的嶙峋怪石面目狰狞,像利剑一样刺破贫瘠稀薄的泥土。日益加剧的石漠化,使这里成为全省最贫穷的地区,吃粮靠救济,用钱靠贷款——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白恶落斯”:白花花的石头,恶劣的生态环境,落后的经济条件,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与贵州一样,紧邻的云南省也面临着水土流失的相同困境。云南是长江、珠江等河流的上游地区。伴随着“烤烟上山”、“甘蔗上山”以及对矿产资源的掠夺式开采,一些地方陡坡开垦、毁林开荒现象严重,大量林地消失,水土流失不断加剧。   有着3000多年铜矿开采史的昆明市东川区,伐薪炼铜带来了大面积森林砍伐,许多地区变成荒山秃岭。随之而来的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成为当地挥之不去的梦魇。记者在刚刚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大白泥沟看到,沟谷尽头的大山成片成片地崩塌,崩塌的石灰岩,混合着泥土、沙粒壅塞了整个沟谷,将两侧的农田全部掩埋。   防治要牵住生态这个牛鼻子   同样是在东川,城区北面的铜都镇大桥河流域却呈现出不同景象。这里历史上也曾多次爆发泥石流,9个村庄因此被迫搬迁。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东川区在大桥河发源地乌蒙山区种植了大面积防护林,并在河流两岸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将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共植树1867公顷,封山育林2661公顷。如今,泥石流已在这个区域绝迹,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稻花飘香,成排的护岸林迎风舒展,俨然一幅富饶的江南水乡画面。   “防治水土流失是一个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只有森林覆盖率增加了,水土流失才能缓解,由其带来的气候问题、农民生计问题也才能得到解决。”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张文台说。   张文台的话也道出了云贵两省治理水土流失的一个宝贵经验:治理水土流失,首先要抓住生态建设这个牛鼻子。   曾经因水土流失出现“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黔西县,按照“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下发展庭院经济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的模式进行治理,在石质山地实行封禁修复,在半石质山地、荒山荒坡营造防护林,在土层较厚的坡耕地营造经果林。20年来,全县森林覆盖率由7.04%上升到30.91%,水土流失面积由1497.72平方公里减少到774.1平方公里,年拦截泥沙量202.52万吨。   黔西县水保办副主任赵贵民告诉记者,治理一座山头,第一步就是要栽种先锋树种。只有先锋树种成活了,减少了水分蒸发,固定了水土,其他的草木才能长起来,石质山才能重新焕发生机。   每个企业都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水土流失治理,对于云南、贵州两省而言,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在这里生存的每一个人、每一家企业共同的责任。只有保住了土地,有了良好的生态,人们才能在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   走进华电集团索风营水电站,白墙橙顶的厂房掩映在青山绿树之间,大坝拦腰雄踞峡谷中,被切削的山体梯级护坡上绿荫中红花点缀。在这里,看不到废料乱扔、尘土飞扬的情景,只有一排排香榧树、夹竹桃临风摇曳,一行行迎春、火棘争相显绿。据厂长刘玉刚介绍,索风营水电站水土流失治理共投资3621.97万元,其中植树造林等投入916.76万元,绿化面积48.03公顷。   云南省道309线思茅至澜沧二级公路在项目建设中坚持将防治水土流失放在第一位。项目建设副总经理王怀义是大兴安岭武警森林部队的转业干部,曾经参加过1987年大兴安岭“5﹒6”大火的扑救。“虽然转业了,但对森林的感情这辈子是割舍不下的。建设公路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征占用林地审批,所有规划过程我都参与了,能不破坏植被的坚决不破坏。”王怀义说。   我国第一条生态高速公路——思小高速横穿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汽车行驶在思小高速上,道路两侧满眼青翠,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没有汽车轰鸣,只有溪水潺潺和不知名鸟儿的鸣叫,如果你运气好,还可以看到庞大的亚洲象群安逸地通过“动物走廊”。据介绍,为减少水土流失,降低对野生动物的干扰,思小高速全线桥梁建设由最初设计的54座增加到342座,隧道由2座增加到30座,总投资由30亿元增加到39.95亿元。   “企业要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要造福当地百姓,防治水土流失我们义不容辞。”贵州青龙煤矿总经理蒋元伟说。   防治水土流失就是最大的民生   相对于平原地区,云贵高原耕地资源十分稀少。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农民曾大规模砍伐森林、开垦荒山,而这却引发了新一轮的水土流失,原本并不富裕的土地资源随着江河洪水冲刷而下,当地农民也陷入了更大的危机。   这是一个“漩涡”,一个让老百姓欲罢不能的恶性循环。要跳出这个“漩涡”,最好的办法就是停止砍伐,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用云贵两省政府官员经常提起的一句话说,防治水土流失对当地老百姓而言就是最大的民生。   黔西县林泉镇松树村贵毕高速沿线山坡是严重的石漠化地区,森林覆盖率不足20%,岩石裸露率却高达40%。村民杜世刚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1999年一场大雨,不仅冲毁了他家的坡耕地,山脚下的口粮田也被掩埋,夫妻俩在地头抱头痛哭。“那时就觉得活不下去了。”杜世刚说。   从2000年开始,黔西县对这一区域的荒山荒坡实行封禁治理,营造防护林,并对25度以上坡耕地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政策,在退耕地营造桃树、李子树等经果林。杜世刚的两亩坡耕地也退耕栽植了桃树。如今,桃园进入盛果期,仅这两亩桃林就为他带来了超过5000元的收入。尝到了退耕还林的甜头,杜世刚今年又主动将山脚的几亩坡耕地种上了李子树。他说,这就是他家致富的希望。   据了解,通过治理,该区域森林覆盖率增加到37.42%,年拦截泥沙5.19万吨,耕地亩产由治理前的13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   位于“白恶落斯”中心地带的关岭县板桂乡,从1995年开始集全乡之力治理水土流失。“都是石质山,满眼望去全是白花花的石头。我们动员民兵成建制造林,实施退耕还林、珠江防护林等工程,在石质山上栽种了近5万亩金银花。”板桂乡乡长卢凤江说。如今通过发展金银花产业,板桂乡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2000元,全乡森林覆盖率也从20年前的7.2%提高到现在的38.3%。1999年,温家宝总理考察板桂时,对板桂乡克服困难、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的精神给予高度评价,称之为“板桂精神”。(中国绿色时报 记者:焦玉海)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