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要“五戒”

  植树造林是一项长期工作,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革除当前植树造林中存在的时弊。   一戒植树节当节过。植树造林一阵风,节日一过就消停。植树节这一天,常常是男女老少齐上阵,“红旗满山头,人人扛镐头,到处拍镜头”,热火朝天。但是过了这一天,如同人们过完了年节一样,认为该歇一歇了,造林的责任感就渐渐松懈下来。   二戒把植树当春游。有些单位和个人借到郊外植树的机会,开着大车小车,带上食品饮料、照相机、风筝等,树没植几棵却玩得不亦乐乎,完全违背了植树的初衷和目的。   三戒求数量不求质量。有些植树单位或个人为了尽快完成上级分配的栽植任务和下达的绿化指标,只计数量,不求质量,这种为应付检查,不讲成活率的做法实不可取。   四戒违背自然规律。适宜南方生长的树移植北方地区,气候不宜难以生长;适应酸性土壤生长的树种植在碱性土壤上,也难以成活。因此,必须选择适合本地栽种的树种才能提高树木成活率。   五戒重栽不重管。有的地方和单位把树栽下去,日后置之不理,不浇水、不施肥、不管护。春季一过,不少树木都枯死了,于是便有人戏称:“年年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成林”、“年年栽树年年荒,年年栽在老地方”。这样一来,白费了人力、物力、财力。   提高认识,增强责任,讲求实效,是克服植树造林活动中此类弊端的根本所在。各级领导应真抓实干,层层落实,把植树造林与目标责任挂钩,在制定奖惩制度的基础上,认真考核,落实兑现。唯有如此,才能年年植树,年年添绿。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