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森林年中国行动系列活动启动

  中国绿色时报4月12日报道(记者:贡佳萍 丁洪美) 4月9日,2011国际友人义务植树暨国际森林年中国行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副局长印红,北京市副市长夏占义,外交部国际司司长陈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张世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代办替姆·沙藤为国际森林年纪念碑揭幕。   贾治邦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建设,先后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把林业摆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赋予林业“四个地位”和“四个使命”。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中国林业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现代林业,着力构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碳汇等多种功能,不断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贾治邦说,中国政府先后启动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多项国家重点林业工程,深入推进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同时坚持科技兴林的政策,着力改善林分,提高森林质量,使中国森林覆盖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2%提高到20.36%,森林蓄积量达到137.21亿立方米,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中国政府全面启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27亿亩集体林、价值达数十万亿元的林业资产确权到户,既让农民有了稳定的资产性收入,又让他们有了宝贵的创业平台。目前,中国森林面积达到1.95亿公顷,其中,人工林面积达到6000万公顷,森林植被总碳储量78.11亿吨,年生态服务功能价值10.01万亿元。2009年,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向世界作出了森林“双增”的庄严承诺。为履行承诺,中国政府发起成立了亚太森林恢复与管理网络,设立了中国绿色碳汇基金,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做了不懈努力。   贾治邦说,2011年是联合国确立的国际森林年。中国政府将以此为契机,紧紧围绕“森林为民”这个主题,组织开展丰富的宣传和实践活动,继续推进重点林业工程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通过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和重要国际会议,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林业合作交流,努力为维护生态安全、造福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来自50多个国家驻华使馆、20多个国际组织驻华机构的代表和北京市民代表参加了植树活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附属中学代表在启动仪式上发出了共建生态中国、共绿地球母亲的倡议。   在植树活动中,中国林业和生态建设的举措和成就,成为国际友人谈论的热点话题。许多驻华大使和国际友人表示,中国政府和人民高度重视林业和生态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成为世界林业发展的亮点,为全世界林业发展作出了表率。   据了解,国际森林年中国行动将在国内开展4项活动,在国际上参与3项活动。4项国内活动包括:由国家和各省(区、市)层面组织开展的特色造林绿化活动,由各级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组织开展的保护母亲河行动、三八绿色工程活动,由国内大型企业、在华国际知名企业开展的植树造林及相关主题活动,由广大适龄公民参与的义务植树活动。3项国际行动是:承办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林业委员会第二十四届会议及第二届亚太林业周活动,组织国际友人参加植树活动,主办或与民间组织合办有关森林的研讨培训活动。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