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携手 让智慧之光照亮林业合作发展之路

  中国绿色时报7月26日报道 6月28日,“亚欧森林可持续管理以应对气候变化高级研讨会”在浙江省临安市举行。来自亚欧会议的17个成员和3个国际组织的50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围绕“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应对气候变化”主题,分析森林可持续经营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交流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和成功经验,希望通过务实行动,推动亚欧林业合作,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本届“亚欧森林可持续管理以应对气候变化高级研讨会”由国家林业局主办,亚太森林组织资助和承办,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临安市林业局协办。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紧迫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在全球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2010年10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上提出倡议——举办“亚欧森林可持续管理以应对气候变化高级研讨会”。中国外交部亚欧会议大使张小康说,在过去的20多年中,全球森林资源锐减,全球森林吸收温室气体的能力下降了40%,有大约1/4的碳排放是由于森林砍伐引起的。显然,推广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紧迫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国家林业局国际合作司巡视员金普春在开幕词中说,减少毁林与森林退化排放和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减缓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各国均从新的视角重新认识森林可持续经营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绿色增长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调整和完善林业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造林和护林力度,扩大森林面积,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碳汇;积极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转变森林资源消费模式,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亚欧会议成员国应利用好亚欧首脑会议平台,加强林业合作,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亚欧合作的重要领域。早在15年前亚欧会议成立之初,亚欧各成员就明确提出,要在履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有关承诺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2006年第六届亚欧首脑会议发表《关于气候变化的宣言》,提出了通过技术和投资寻求气候友好型解决方案、将气候风险和适应战略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建议。举世公认,加强对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的保护和建设,是解决气候变化的两大主要途径之一。保护、管理好森林就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大重要战略,也成为应对气候变化总体战略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各国由于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不同,在森林可持续经营方面各有特点。自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各方都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希望在世界经济新一轮发展中积极有效地把握先机,切实实现绿色发展。在此情况下,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充分发挥现代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此次会议旨在使各方分享在森林可持续经营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经验,探讨对森林实现有效保护与利用的合作途径。森林管理涵盖了在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环境和行政、法律等诸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法规和机制。广泛深入的研讨,将有助于亚欧各国将应对气候变化加强合作的政治意愿转化为具体行动。   坚持发展观念 增进互动交流 寻求务实合作   坚持共同发展的理念,推动跨部门和多层次的广泛参与,积极开展务实合作——是人们对这次会议的希望,也是与会各方的共同追求。   之所以要坚持共同发展的理念,是因为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归根到底只能依靠共同发展。这里所讲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为此,既要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又要充分考虑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基本需求。说到底,森林可持续经营也是森林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如何为各国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的问题。因此,既要充分认识森林对减缓气候变化的特殊作用,又要将林业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综观一些林业发达的国家可以看到,他们成功经验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建立了统筹平衡利用森林资源的规划和机制,在森林培育、维护、利用、公众参与和技术支撑等方面作出了全方位努力,既维护了森林生物多样性和更新能力,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贡献;又确保了森林综合效益的可持续性。因此,会议希望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增强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从加强发展中成员能力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各个环节加强合作,促进信息交流和科研成果的推广。   搞好森林可持续经营需要政府的统筹规划、科研机构的研发推广和技术支撑、企业和林农的积极参与,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这次会议为努力增进亚欧各国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广大林农之间的互动交流,建成四者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亚欧林业合作网络与平台,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亚欧会议作为亚洲和欧洲国家之间的重要政府间论坛,影响正进一步上升,开展务实合作正面临难得机遇。亚欧林业合作起步早、基础好,未来发展具有广阔前景。   内容丰富 为未来亚欧林业合作提出积极建议   为了创造一个深入交流互动的良好氛围,本届“亚欧森林可持续管理以应对气候变化高级研讨会”的主办方国家林业局、资助和承办方亚太森林组织、协办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临安市林业局,精心筹划,周密部署,热情服务,让各国代表在热情友好的气氛中畅所欲言。   张小康大使在开幕式上表示,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亚欧会议成员国应利用好亚欧首脑会议平台,加强林业合作,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为此,她提出3点建议:一是坚持共同发展的理念。气候变化是生态环境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归根到底要依靠共同发展。二是要推动跨部门和多层次的广泛参与。三是要积极开展务实合作。   “亚欧森林可持续管理以应对气候变化高级研讨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第一天和第二天的全体讨论共分为3个主题,即“关于森林可持续管理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角色和作用的考量”、“各国应对气候变化中森林可持续管理政策、措施和实施情况纵览”及“进一步促进森林可持续管理的必要举措和亚欧会议机制可发挥作用的探讨”。代表们就以上话题从全球协调、国家执行、实际运用等多角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代表们结合各国经验,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整个讨论过程参与氛围浓厚,其中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大学、中国、德国、马来西亚、越南、罗马尼亚的学者和官员以演讲报告和案例研究等多种形式与其他参会人员分享成果,交流经验,展望未来。   来自德国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办公室的代表就森林可持续经营在亚欧地区的发展进行了概述。德国驻华大使馆食品、农业和消费者保护问题参赞梅珂·拉斯巴赫女士在发言中强调,欧洲国家一直十分重视森林可持续发展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并一直通过森林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的平衡、林权改革等措施,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联合国粮农组织林业高级顾问杰瑞米·布劳德海德先生表示,在过去的10年中,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亚太各国林业政策的核心。在制定或修改林业政策时,不仅要考虑林业相关因素,而且要结合生态、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使林业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来自中国林科院的姜春前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办公室区域协调员佩特里·沃里宁先生以及联合国大学梁骆辉先生分别就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REDD议题(减少发展中国家毁林和森林退化排放以及通过造林和森林可持续经营增加碳汇机制)的提出、谈判进展、各国考量和联合国REDD项目的实施情况和各方潜在的共同利益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通过姜春前教授的介绍,人们了解到毁林和森林退化造成了近20%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比全球交通部门的总排放量还要高,仅次于能源部门的排放量。这是由于农业扩张、毁林以开垦牧场、基础设施发展、破坏性采伐和火灾等所导致的。要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下以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除了采取其他减缓行动外,森林部门的减排必不可少。REDD机制旨在为森林储存的碳创造经济价值,鼓励发展中国家减少林地的碳排放,投资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途径。   佩特里·沃里宁先生以联合国在中国、柬埔寨、越南等国开展的REDD项目为例,介绍了REDD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实施情况。梁骆辉先生肯定了REDD项目已经取得的成绩,并对该项目的潜在利益作出了可观分析。他说,“REDD项目十分重要,因为此项目填补了《京都议定书》关于减少毁林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以应对气候变化的空白。REDD项目为地方政府和人民提供了一个融入世界的绝佳机会,使保护地方生态系统,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同时,他也表示,在进行项目决策和实施时应充分考虑森林脆弱性可能会给气候治理带来的不稳定性。   在会议最后一项议程中,来自中国、马来西亚、越南和罗马尼亚的代表分别就本国森林可持续经营应对气候变化的经验方法以报告的形式与其他参会人员进行了交流。马来西亚半岛林业局副局长阿普拉德·雷曼·拉辛先生全方位介绍了马来西亚在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以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进行的立法、机构、机制等工作,如1984年《国家森林法案》、国家森林委员会的建立等。越南林业大学副院长杜景骏先生结合越南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林权改革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并强调了机制治理安排在森林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如用地权、激励制度等。   经过深入而广泛的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气候变化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而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正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实际上,森林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不断增长的木材产品需求与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矛盾,有的国家林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森林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不足等。代表们还一致认为,在多方努力下,联合国REDD项目在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并且前景广阔。为此,与会代表们一致提出了以下建设性意见:   建议各国秉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理念,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森林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大力提高森林适应性,为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根据各国国情制定或积极调整现有林业产业政策,抓紧实施个人或社区林权制度改革,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做好相关管理机构的制度安排;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充分利用亚欧会议等区域交流机制,促进气候变化和森林可持续发展地区性信息交流,分享经验,寻求务实合作。   代表们认为,这次会议是一次富有成果的重要会议,为亚欧林业合作架起了一座友谊桥梁,将对促进亚欧各国进一步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