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化观赏苗木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1月9日至12日,中国花卉协会绿化观赏苗木分会在四川省成都市经济开发区举办了全国绿化苗木工作研讨会。期间,参会代表交流了目前我国的绿化观赏苗木产业的发展现状,得出了我国绿化观赏苗木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的共性结论。

育苗面积增加 产业快速增长

据统计,2011年全国观赏苗木种植面积56.17万公顷,比2010年50.19万公顷增长11.90%。江苏、河南、浙江、四川、山东仍是全国种植面积大省。其中江苏花卉种植面积仍居全国之首,达12.4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9095.20公顷;河南紧随其后,种植面积达11.17万公顷。参会者普遍认为,2012年产业规模大致与2011年持平,格局不变。

全国绿化观赏苗木生产的发展,带动了专用肥料、农药等相关产业的崛起。园林养护产品及设施设备创新产品涌现,提升了我国园林绿化产业的科技含量,部分产品和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如四川国光公司自主研发的“可移动多功能滴灌输液两用袋”、大树支撑设备“万向圆支座”、“土球通气透水施肥施药管”等产品,已超过韩国等国家,具备了使用便捷、价格低等优势。

乡土树种受捧 开发力度加大

近些年,常规树种已越来越满足不了人们对多元化产品的需求,各地在加强引进、试种和推广使用国内外优良树种的同时,加强了对本地优良树种的驯化及开发利用。植物资源丰富的西南各省区,对乡土树种的开发尤为明显。

云南在10多年前率先提出发展乡土树种的发展战略,云南冬樱花、滇朴、滇丁香、鸽子花等名优产品现已开始步入规模化生产阶段。在此基础上,去年云南再次遴选出27个乡土树种,重点推荐在市政道路绿化美化、小区公园建设、私家庭院绿化等领域使用。

四川率先在全国制定和推介《樱花观赏苗木培育技术规程及质量分级》等多项地方标准,制定了《成都城镇园林规划》、“耐阴植物”等专项规划,提出重点发展300多个骨干树种和17个土乡树种。

苗木市场火热 建设热度不减

纵观全国,很多省区正在建设或正准备筹建功能多样的大型花木市场。市场建设的兴起为我国绿化苗木产品开辟展示窗口和营销渠道,也为其他花卉产品提供了开拓市场的良机。

浙江、重庆、江苏、云南等省(市)正在建设的几大花木大市场中,无锡太湖花都(6000多亩)、金华澧浦苗木城(3400多亩)、重庆花木世界(5000亩)等市场值得关注。其他许多省区市目前也都在积极建设或者筹建大型苗木市场,花卉苗木市场建设大有方兴未艾之势。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