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发出通知要求做好椰心叶甲防治工作  

国家林业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认真做好椰心叶甲防治工作。《通知》指出,椰心叶甲是一种国际上危害极大的重要检疫性害虫,主要危害椰子及棕榈科的其它植物,近年来椰心叶甲疫情在越南、瑙鲁和马尔代夫等地大面积发生,仅2001年在越南暴发成灾就使600万株椰树受害,2003年又有1000万株椰树受害。2002年虫害传入我国。
椰树等棕榈科植物是我国重要的沿海防护林树种和经济植物,也是我国南方城市、道路的重要绿化树种和旅游产业的重要自然景观。在我国,目前海南省的椰心叶甲疫情最为严重,广东、广西等地局部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危害。自2002年在海南省发现椰心叶甲以来,截止到2004年1月,疫情已扩散至12个市、县,染虫植物65万株,出现被害状植物53万株。该虫害已对海南省以及我国热带地区,特别是对博鳌等重要名胜景地的棕榈科植物及生态安全屏障构成严重威胁。对此,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要求我局做好椰心叶甲防治工作。
为便于各地掌握椰心叶甲生物生态学特性和识别、防治方法,有效遏制该虫的蔓延危害,防范有害生物入侵,巩固林业建设成果,确保国土生态安全,印发了《椰心叶甲普查、防治参考材料》,并就防治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积极组织监测普查,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控制。各地要提高对椰心叶甲等外来有害生物危害严重性的认识,结合正在开展的全国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及早安排辖区内棕榈科植物的普查。二是认真做好植物检疫工作,有效防止国内传播蔓延。各地要主动加强与外检、农业及本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加强信息交流,认真抓好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严禁带有椰心叶甲的棕榈科植物运出发生区。未发生椰心叶甲的地区要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复检工作,严防疫情发生区的棕榈科植物调入本地。一旦发现,应立即进行除害处理。三是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引进,提高防治能力。已发生椰心叶甲疫情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积极组织技术力量,引进国外的先进防治技术,研究、总结并推广应用早期监测技术和无公害防治技术与方法,为防范和控制椰心叶甲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四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各地要切实加强领导对椰心叶甲防治工作的领导,真正做到领导责任到位,目标任务到位,政策措施到位,检查奖惩到位。 (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