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沙冬青人工栽植成功
发布日期:2004-05-27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有德日前说,栽植在灵武市临河镇甜水村和磁窑堡镇古窑子荒滩上的3亩沙冬青已经生长了3年,并且绝大部分成活,这标志着人工繁育沙冬青苗的栽植工作在我国取得成功。
沙冬青是一种常绿灌木,是白垩纪第三纪残遗植物,是国家二级保护濒危物种。野生沙冬青分布在沙漠、荒漠等极端干旱地区,世界上只有俄罗斯和我国有少量分布,我国野生沙冬青集中分布在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等地。近年来,由于牛羊的踩踏等众多因素,我国野生沙冬青受到了很大破坏,人工繁育沙冬青的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科研院所利用野生沙冬青籽进行人工繁育,但沙冬青的出苗率只有30%。由于人工繁育改变了沙冬青的生长环境,加上沙冬青的根嫩、细、脆,而且根系繁大,栽植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损失,容器苗栽植到荒滩中无法成活。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2001年白芨滩管理局组成攻关小组,试验用粘性果园土做营养土,装入营养袋中,再用野生沙冬青籽在营养袋中育苗,然后将人工沙冬青苗连同营养袋直接移植在合适的土壤中,避免了因移栽过程多而对沙冬青苗的根损伤,成活率大大提高。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