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环境植物选择应重视病虫害问题

  中国林业老教授协会、北京植物病理学会专家杨旺、沈瑞祥日前撰文呼吁,环境植物的选择应重视病虫害问题。 专家说,在北京市有关部门确定的居民小区绿化植物、奥运绿化苗木和奥运用花的筛选原则中,对植物色彩、开花时间、气候适应能力等均作了要求,但对植物抵抗病虫害侵袭的能力却没有涉及。居民小区的绿化植物或奥运绿化植物,只有在它们正常、健康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观赏和生态作用。目前北京经常见到一些枝干残缺不全、千疮百孔、落叶、叶黄等不健康的绿化植物。例如目前正在迅速发展的金丝柳,枝干黄色很美丽,但极易感染腐烂病和溃疡病。北京街头随处可见的丰花月季,由于月季黑斑病严重危害,七八月份就开始大量落叶。 专家认为,预防病虫害的关键是植物本身具有很好的抗病虫能力,尤其作为城市绿化植物,在生长环境不良、人为干扰严重、不许大量使用农药的情况下,更须有较强的抗逆性和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专家建议,园林绿化植物的筛选、培育、引种,应将抗病虫害特性作为重要指标之一,选取品质良好、抗逆性和抗病虫性强的植物品种作为绿化植物。要严格执行国家林业局颁布的《主要林木品种审定办法》,选定的林木绿化品种一定是经过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而且属于推广范围的。新引进的植物一定要经过隔离试种,确认能正常健康生长时才能推广。由于树木在苗木、幼树、成年各个生长阶段的病虫害种类、危害程度、生长特性等表现不同,树木生长前期的各种性状不能代表全部生长期的情况,因此对一个树种品质好坏的评价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实验观察,最少要半个轮伐期才能得出完整、确切的结论。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