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林业产业发展战略论坛举行

  5月28日至30日,由国家林业局植树司、森林资源管理司、政策法规司、发展计划与资金管理司、宣传办公室、全国木材行业管理办公室、中国林业产业协会筹备组共同主办,由北京市林业局等八家单位协办的首届中国林业产业发展战略论坛在北京市林业局培训中心(京林大厦)召开。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王志宝、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北京市林业局副局长李树旺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宋湛谦、朱之悌等一些大专院校、科研部门的专家学者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林业主管部门领导、各大林业龙头负责人共300余人出席了此次论坛。与会代表围绕中国林业产业新近的林业政策、现阶段存在的困难、发展趋势及发展中的技术问题等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论坛开幕式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代表国家林业局对我国林业产业近年来取得的成就作了充分肯定,并就当前林业形势和发展趋势作了远景分析。雷加富说,我国林业正在经历着从以木材生产为中心向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转变,而林业产业也必将从以木材加工利用为主体向利用森林资源多样性,建立多层次、多品种、多效能的产业结构转变。如何顺应这种转变,是今后林业产业工作的重点。在加快生态建设、保障国土安全的同时,我国林业产业必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要正确把握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以科学的发展观,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紧紧把握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出发点,树立一个多业并举、独具特色的大产业体系,积极有效地利用国内资源、资金及先进技术,加快提升林业产业的科技水平,提高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率。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王志宝在会上强调,要对林业重新定位,就必须深刻理解和认识现代林业的问题。现代林业以森林的多功能满足人类的多需求为前提,以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利用为导向,以现代科技手段为支撑,以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公益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在此基础上的林业分类经营改革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实行分类经营改革,有利于使生态公益性林业和商品性林业两种不同性质的林业,各自最大限度的追求其不同利益,并有利于林业管理的科学化。目前,我国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还有些距离,要实现林业产业快速、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正确认识林业产业发展与国家生态安全的关系,加强林业产业发展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按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推进林业企业转轨转型,建立和完善林业产业发展的服务和自律体系,完善商品林的扶持政策。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林业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推动生态建设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今后面临的任务将更加艰巨,林业产业不仅仅是林业的产业,更是全社会的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只有林业自身发展了,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迎难而上将是每一个务林人士义不容辞的长远职责。 此次论坛由主办单位之一、中国林业产业协会筹备组负责人寇文正主持。据他介绍,中国林业产业论坛今后将每年召开一次,旨在为为全国的林业人士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言论的空间。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