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时报文章:探索森林健康

  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是影响林业发展的两大难题。在积极寻找对策减少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发生的同时,专家也开始在森林自身上查找原因,由此引发的森林健康话题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关专家说,由于大多数森林,特别是人工林,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我国每年因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造成上千亿元的直接损失。 据预测,未来50年内,我国将处在一个恢复森林资源的特殊时期,森林面积将增加1亿公顷以上,同时,还将需要对现有的1.59亿公顷森林进行妥善经营。专家认为,在森林资源快速增加的同时,必须要重视森林质量、森林健康,否则我们将要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从国家林业局传来消息,国家林业局和美国林务局合作,在江西省信丰县、云南省丽江县、贵州省麻江县、陕西省佛坪县、北京市八达岭林场等5地开展森林健康合作项目示范,并取得进展。这表明我国探索建立森林健康模式迈出了重要一步。                     五大原因影响我国森林健康 专家说,由于我国人工林面积大,树种单一,中幼林多,纯林比重偏高,影响了森林健康。 据介绍,过去我国造林苗木品种单一,形成了许多片状纯林,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或爆发病虫害难以控制,对森林健康形成了潜在威胁;其次,过去未达到适地适树要求的林分,现大部分已成小老头树,并成为森林病虫害暴发的发源地;第三,由于林分质量不高,造成森林综合效益低下;第四,由于人为破坏,我国天然林及天然次生林数量急剧减少,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被打破;第五,由于外来物种入侵愈加严重,原生植被遭到摧残。                     健康森林并非没有病虫害 一个理想的健康森林,在病虫害、空气污染、气候变化、森林火灾、木材采伐等因素影响下,森林的正常生长不会受到威胁,森林的游憩、野生动物保护、木材利用和水源涵养等多种用途、价值不会受到影响。 专家指出,在健康森林中并非一定没有病虫害、没有枯立木、没有濒死木,而是它们发生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对于维护健康森林中的生物链和生物多样性、保持森林结构的稳定是有益的。一个健康的森林不会因为人类的有限活动而受到根本影响,会保持着森林自身的良好状态。                    建示范区探索森林健康途径 近年来,森林健康问题已引起林业部门的重视。从2001年开始,国家林业局根据不同区域的森林健康等级,制定出了相应的健康对策。 目前启动的5个示范点各具代表性。江西省信丰县属于紫色页岩的红色沙漠地区,经济林发展有着较大优势;云南省丽江县有着大片的天然林,是发展生态旅游的主要地区;贵州省麻江县属于贫困地区,有大部分次生林,可以实施封育恢复;陕西省佛坪县作为大熊猫的栖息地,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最佳地区;北京市八达岭林场为交通方便的旅游区,属于国有林场的种质资源示范区。 目前,这5个示范区共完成工程建设15205亩,设置51个监测固定样地、9个径流场建设和2个小气候观测点、11个病虫测报点,探索森林健康的指标体系已经建立。 据悉,我国还将计划增加都市绿化、国有林区及热带雨林等类型的森林健康试验示范项目,从不同森林类型探索森林健康的有效途径。                 健康林:科学营造与合理改造 专家认为,由于我国地形复杂多样,要实现森林健康,必须进行分类施策。北方重在营造,南方重在改造。在北方,造林之前就应科学规划,适地适树。科学营造健康森林,就要营造不同品种和不同林龄的混交林,建立多类型植被,保持物种基因的多样性。南方在对现有森林进行改造时,要加大对现有低产林和小老头树的改造;更新树种,减少片状纯林数量,保护原生植被。 新闻链接: 森林健康:概念与模式 “森林健康”是西方国家针对人工造林林分结构单一,森林病虫害防治能力、水土保持能力弱等提出来的一个营林理念,倡导通过合理配置林分结构,实现森林病虫害自控、水土保持能力增强和森林资源产值提高。通过对森林的科学营造和经营,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增强森林自身抵抗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满足人类所期望的多目标、多价值、多用途、多产品和多服务的需要。 目前,世界上对森林健康的研究有几种模式。即:三大效益一体化经营模式,也叫德国模式;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经营模式,也叫法国模式;森林多效益综合经营模式,也叫美国模式;还有分类经营模式和可持续森林资源经营模式。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培育多功能、多目标、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健康森林,在生态系统健康、经营手段健康和功能目标健康3个方面开展森林健康工作,制定了《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从生物多样性、地力维持、森林健康、水土保持、社会经济影响、配套政策措施等方面进行全面权衡的综合衡量依据。 国家林业局在今年启动的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也第一次增加了反映森林质量、森林健康、生物多样性、土地退化状况以及满足大林业工程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指标和内容,实现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的综合评价。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