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省部联席会召开

  7月20日至21日,全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第六次省部联席会议暨现场会在大同召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组办公室、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等国家部委局办和京津晋冀内蒙5省市区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京津风沙源工程建设取得的成绩,推广了山西省的经验,研究探讨了工程治理的模式,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 山西省根据国家的总体安排部署,从2000年开始,确定在大同、朔州、忻州3市13县,两个省直林局铺开治理面积达1700余万亩的建设任务。到目前,我省工程区开展的退耕还林、人工造林、草地治理、生态移民等16项工程建设,已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截止6月底,全省已累计完成治理面积668.44万亩,其中林业项目完成493.1万亩,农业项目完成97.27万亩,小流域治理完成76.49万亩。会议充分肯定了山西省治理工程所取得的成绩,指出国家于2000年启动的这项生态重点工程,不但对京津地区和晋冀内蒙等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而且对项目区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广大农牧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是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二是促进了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三是促进了农民增收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宝顺参加了工程现场考察。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范堆相作了大会发言。范堆相指出,国家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山西省晋北地区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要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创新工程机制,努力提高工程效益,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建设绿色山西,根治晋北风沙,为把晋北地区建设成京津地区生态屏障而不懈努力。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