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10月21日电 (记者韩世峰 呼涛 李国红 李勇)近日,黑龙江省北部林区因点烧防火线而造成了点多面广的森林火灾。目的是防火,结果却成了“放火”,对此黑龙江省林业相关人士反思后认为这次森林火灾暴露出我们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应该好好总结教训,这笔“昂贵的学费 ”不能“白交”了。
点烧"防火线"是防火还是纵火
据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所长姚庆生介绍,点烧防火线是通过烧除林区尤其是林缘可燃物来预防火灾发生和减缓火灾蔓延的一种手段。它是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森林防火措施。我国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采取点烧防火线这一措施,目前已形成明确的操作规定和技术要求。这种"以火防火"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和减缓了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也是现有条件下最为省时、省力、有效的森林防火方式。
姚庆生说,但同时点烧防火线又有很大风险。由于林内不确定因素多,尤其是小区域内气候较难预测,点燃防火线后一旦起风则很容易造成跑火,过去发生的森林火灾中有30%是由于点烧防火线跑火和野外用火不慎引起的。
林业专家介绍,从几十年防火实践看,黑龙江省北部林区应当采取"跟雪点烧"的方法,即在降第一场雪后点烧防火线,因为这时林内雪化得慢而林缘、草塘的雪较易融化,点燃林缘的杂草等细小可燃物不易扩大到林内。
森林大火暴露出防火工作中的多个问题
黑龙江省森林防火指挥办公室主任赵生认为,这场大火教训深刻,黑河地区违反常规在第一场降雪之前就在所辖区域内多处同时点烧防火线,结果突遇大风,多处火点联成片并蔓延至伊春、大兴安岭地区。虽然黑河当地在点烧防火线之前也有防控措施,但已经无法控制火势。加之黑龙江省近期气温回升、降水偏少,火险等级持续偏高,造成火场连片蔓延并且接连成大的火场。
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副总局长李作文说,每年的9月25到10月25日,是黑龙江省的森林防火戒严期,在没有进入森林防火戒严期之前,可以点烧防火线,一旦进入戒严期后,禁止野外一切用火。而当时黑河点烧防火线恰在戒严期内,这是坚决不行的。
沾河林业局局长张克江说,10月12日,他就得到了五大连池防火办的通报,说黑河市的各市县要在第二天开始计划烧除防火线。于是,他向上级单位提出建议,认为当前正处秋防最关键阶段,加之高温大风,气候干旱,点烧防火线十分危险,极易形成地下火和跑火成灾。但是这些建议没被采纳。从13日开始,黑河地区的多个地方同时点燃了防火线。
火发生后,看到满目的焦黑,受火灾之害的林业工人非常气愤。一位姓关的林业职工告诉记者,在戒严期内如此大面积点烧防火线,相当于纵火。
在救火过程中,沾河救火指挥部一位同志告诉记者,沾河大火扑救工作十分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五大连池过境火不断烧入。18日,沾河林场都已经一片火海了,瞭望塔还在报告与沾河相邻的五大连池市的一个林场施业区仍在继续点烧防火线。
点烧防火线是不是还要继续下去
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防火室蔡建文认为,不能因为一次森林火灾就因噎废食,完全否定点烧防火线这一做法。因为火对于林区来说具有两重性,不是所有的火对于林木都有损害,火用好了,对于促进林木生长有好处。长期不打烧林内可燃物造成可燃物大量积聚,发生林区大火的可能性更大且更不好控制。因此,点烧防火线仍是预防火灾省时、省力的有效措施。
黑龙江省森林防火指挥办公室主任赵生说,黑龙江省林区尤其是北部林区点烧防火线工作应当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进行,并且要请气象、林火等相关专家综合考察,分析当地的情况后拿出操作方案后再进行。同时,考虑到此次黑河地区多个地方同时点烧防火线时也有防控措施,但控制不力才引发火场连片,因此,今后在采取这一措施时一定要制定完备的应急预案,把一旦发生火势蔓延后的多种可能性都考虑到,并准备好相应的措施。另外,考虑到现有森林防火的人力和监控条件,不适宜在多个林场、多个县同时点烧防火线,以免造成多个火点连片的危险情况。
一些林业专家还指出,受到全球环境、气候等诸多条件变化的影响,影响森林火灾发生和变化的因素越来越复杂,而这是林业一个部门无法独立应对的,森林防火、救火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就需要多领域、多部门协调配合。对防火形势的预测和准备工作需要考虑大气环流、海洋等领域的专家合作研究;一旦发生森林火灾,相关的气象、航空、运输、医疗、后勤供应等部门就要立即开始协同作战。因此,国家必须尽快建立、健全森林防火救火协调机制,以应对突发的森林火灾,将火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