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资源小省擎起大林业

  备受关注的2004年秋季江苏林木节正如期举行,人们惊异地发现,这个森林资源十分匮乏的木材消费大省,不再依赖外省调进木材过日子了,已创造出全国知名的“林木大省”。 上世纪70年代江苏省木材生产计划还为零,而眼下每年加工消耗的900万立方米木材中,基本上是栽种速生材自给和部分进口材补充。全省林木面积达100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达5500万立方米,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年加工人造板产量和销售收入已跻身全国三强。 江苏省还涌现出“红星”、“丹化”、“丹青”、“大海”等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造林公司720多家,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江海”、“扬子”、“中阳”、“维德”等木业企业930多家。“南京江北”、“苏州蠡口”、“常州双星”等木业市场群在投资规模、经营面积、硬件设施上都创下全国之最。江苏林木业发展的新特征、新格局、新趋势已轮廓分明地呈现出来。 意杨树唱主角 踏上江苏广袤的平原丘陵,人们惊叹那意杨青翠欲滴的绿:人在树下走,车在林中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教授王明麻说,意杨是1972年从意大利引种,真正步入发展“快车道”是1991年到1999年的8年间,从栽植到加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全国独树一帜。 近几年,有20多亿元民间资金转投江苏林业,造林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每年成片造林都在百万亩以上。“大海”一次拿出4500万元造意杨林3万亩,“锡林”则斥资1.2亿元进军林木业,“东盾”、“精勤”、“金莲”3家投资意杨林亦超过亿元。 目前,江苏已有意杨林近600万亩,年采伐量达560万,立方米,年产值360亿元,占全国15%以上,被誉为“林业小省,产业强省”。 在意杨产区,各种新颖先进的技术装备颇为引人,有能爬树修枝的电动剪刀,有手提式小巧便捷的挖坑机、挖根机等。在加工厂里,一条条现代化自动生产线科技含量极高,“除甲醛技术”、“防变形技术”等被广泛应用。 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江苏意杨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的根本因素。这里意杨生长速度快,平均年胸径增长2厘米。4厘米,10年便可成材。意杨材型整齐,适合旋削加工,是制作胶合板、密度板的上佳原料。在东海县,260家芯板厂就托举起世界名牌“鹦鹅”,投资2.3亿元建起年加工12万立方米高档意杨板厂,使当地盛产的芯板皮不够用,收购价蹿到每立方米1600元。镇江“丹化”、“大亚”则投资8亿元大手笔建设年产35万立方米意杨板工业园,年消耗原材及枝桠材60万吨,让洋伙伴也颇感威胁。 水杉走向世界 南京是“活化石”水杉的发现和发散地,已栽遍江苏大地逾10亿株,仅扬州成片造林5.6万亩,太仓百里海堤水杉林带足有25万亩,苏北平原水杉几乎与意杨平分秋色。 而支撑其发展的南京林业大学,已形成了水杉育种、栽培、利用的学科群,建成了研发中心和苗圃基地,现进入“基因分子状态”的研究,描绘基因分子图谱。其培育改良的新品,已被精明的造林公司相中,纷纷斥巨资引神,仅丹阳市就投资2.3亿元,造林10万亩,增加林木产值5亿元。 生长在高纬度地方的水杉,能在室外越冬,十分罕见。60年前被认为绝种的水杉目前已在全球广为引种。目前,水杉已从南京走遍大半个中国和亚、非、欧、美等洲的近60个国家,它的子孙足有2000亿株。 江苏开发利用水杉也同样精彩,他们研发的优质品种色泽淡雅、切削面光滑,可满足土木、装修、模板等特殊用材需要,水杉加工产品开始打入国际市场。如徐州“盛阳”产品俏销海外30多个国家,年创产值2亿多元。邳州“利富”、“天德”去年产值突破31亿元,出口交易额逾7.5亿元。苏北“大福”投资3亿元,建起年加工30万立方米的生态型集装箱板加工出口基地,同样大有收获。 榉木需求瞄准欧洲 国内装修材“当家花旦”当数我国秦岭榉木。实施天保工程后其供给锐减,而需求却居高不下,精明的江苏人果断转向海外榉木盛产地欧洲阿尔卑斯山脉,居然抢占了全国榉木半数的市场份额。 在占地百万平方米的丰县榉木市场,加工区厂房连绵,销售区车辆如流,日销榉木1500多立方米。“巨丰”老总卢启武坦言,是市场逼着我们闯荡“洋市场”,2000年秋,阿尔卑斯山法国南锡林区遭风暴榉木跌价,我们大口吃进着实大赚一把,跟着就在德国汉诺威设了常驻机构,仅此公司年经销2万多立方米。“单楼”老总张成华称,一开始他们单兵作战,现在联合进军海外市场,一年能捣腾15亿元。他们还将通过“以外引外”使“福来斯特”等3家顶级木企携2亿元巨资来江苏“安家落户”。“淼鑫”老总张孝领自豪地说,进口榉木加工的雕花木线、工艺画框、家具等全部返销西欧,进而进军世界各地,年创汇逾5000万美元。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