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北京市森林防火工作提出建议

  继10月26—27日森林防火培训之后,三位美国与澳大利亚森林防火专家对北京市林业局八达岭林场和西山林场进行了现场考察,并与有关技术人员从植被演替及生态恢复、森林经营技术措施、火生态学、林火行为及相关因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和探讨,对北京市森林防火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1.目前北京森林纯林面积较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土流失防治、森林火险等级降低等方面都是不利的,实际上纯林阻碍了森林功能的正常发挥,尤其是气候干燥时火险等级较高,具有发生森林大火的潜在威胁。因此,应在森林综合经营中贯彻防火思想,将火险管理理念贯彻到林业工作的各个方面。首先在造林时应考虑长远效果,确定合理的针阔混交比例,从森林本身降低火险等级。其次,还应充分利用山脊、林间空地、水体、道路体系等,将其作为天然防火林带,在火险管理中进行统一管理与维护。 2.从火险管理角度考虑,如果措施得当、北京市因极端天气条件引发大面积森林火灾的可能性不大,但从现场观察来看,山间小路上遗留的许多烟盒及烟头表明人们在林区的防火意识亟待加强。在农历春节、清明节等重点防火日期,重点宣传火灾的危害,教育公众严格用火,尤其在旅游区,教育游人在游览时提高防火意识是当务之急。 3.建议对全市的林火历史进行一次全面调查研究,从火灾发生的历史、规模、原因等因素着手,为未来的林火防治提供借鉴。 4.根据北京市森林现状,应用计算机技术如GIS技术等,结合天气预报体系,建立完整的森林火险等级预测预报系统及相应管理体系,用来指导全市森林防火的实际工作。 刘易斯(Lewis F. Southard)先生是美国林务局华盛顿州防火办主任,蒂姆(Timothy Alan Rich)先生是美国国家林务局认证的火险决策及分析师,杰弗里(Geoffrey John Cary)博士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资源环境与社会学院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著名火险管理专家,这次来北京考察并举办培训得到了美国林务局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大力支持。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