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产业发展速度暂时超过了需求的增长速度,苗木产业虽已进入低谷,但正孕育着走向成熟。
近些年来,随着苗木产业的兴旺发达,苗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苗木产量的增长速度在短时间内超过了城市造绿和绿色通道建设的需求,苗木价格大幅度下跌,特别是一些品种的小规格苗木价格已下跌到成本价之内。
在令人惋惜之余又传出让苗木行业乃至林业系统震惊的消息
今年3月20日国务院的“禁止基本农田植树造林令”出台后,山东省原已计划的绿色通道用地和速生丰产林基地,又重新种上了农作物。再加上今年上半年全国粮食及副食品价格不断攀升,致使不少苗农开始毁苗种粮,使本来已不“红火”的苗木产业雪上加霜。
然而,尽管当前苗木产业走入低谷,伤害了一部分苗农的利益,但这并不完全是坏事。其一,它能促使一部分本来就不具备育苗条件、不该从事苗木产业发展的农户迅速下马,从而净化了苗木产业队伍,缩减了育苗面积;其二,它标志着苗木暴利时代、盲目追风的现象已经过去,警示着现在从事苗木产业的人们开始深思熟虑、孕育着走向成熟。
山东省的苗木产业已开始向集约化、规模化、特色化、规范化发展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城市的高速建设和高标准绿化对苗木的需求仍然源源不断。苗木企业应该高瞻远瞩、从长计议,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苗木生产集约化
原来,在苗木发展兴旺的时期,新增加的育苗户大都零星分布,处于分散状态,不便于集约经营和管理,从而形不成市场。现在经过市场竞争,去劣存优,大部分零散育苗户因经营管理不善,已被淘汰出局,留存的育苗户经过重组、整合,已相对集中、稳定,便于管理和销售,初步形成了集约化经营。如济宁市周围的育苗农户相对集中于任城区李营镇和相邻的兖州市黄屯镇,种植品种主要以落叶乔木为主;滨州市的育苗户则主要集中在惠民县境内的某些乡(镇)。
可以说,只有集约经营,把小育苗户集中起来,连片形成大基地,利用地理优势和农民“远亲不如近邻”的氛围,相互学习,及时传递经营信息,共同提高,才能获得高产、稳产,才能形成市场,开拓新局面。
苗木生产规模化
在实行集约化经营的同时,山东省的育苗面积又逐步形成一定规模。如泰安市东郊的省庄、范缜,济南历城,章丘市的济青高速与经十东路区域内,都有上千亩、甚至几千亩以上集中连片的育苗基地,特别是潍坊城市周围的潍城、寒亭和昌邑三县(区),育苗面积已达到10万多亩。
毫无疑问,苗木生产就像山东的“寿光蔬菜”一样,只要种植面积有了一定规模,就能形成大市场,有了大市场才能产出高效益。
苗木生产特色化
苗木生产特色化,也是山东苗木产业转型的一大特点。如临沂的银杏、山楂、木瓜、柿子等观果苗木基地。潍坊的红叶臭椿、美人梅、红叶李、紫叶矮樱、金枝国槐、海棠类(钻石、红宝石、凯尔斯、道格、长寿果、高原之火、火焰、梨花海棠等)等特色、彩叶苗木基地。莱州的月季,淄博的扶芳藤。据说,淄博市桓台三利苗木有限公司正筹建全省最大的垂枝苗木园。还有东营的耐盐植物速生无性系白蜡等,日照、青岛沿海地区的常绿针叶树种如雪松、黑松、白皮松、华山松等苗木基地,地域性特色比较鲜明。有些小育苗户还专门从事珍贵、稀有树种种苗、实生砧木苗和奇型嫁接苗的培育,如济南合阳园林发展中心每年都培育一些稀有树种的种子苗,并在种子处理、催芽方面有独到之处。
不可否认,只要培育的苗木有特色,就能赢得和吸引客户,走出低谷,打开销售渠道。
苗木生产规范化
过去,山东品种乱,苗木生长参差不齐的现象普遍存在。当今,山东的大多数苗圃都注重了规范化管理,实行定向培育苗木。如昌邑市花木场主要培育高质量的城市绿化苗木,胜大集团农业公司园林苗圃培育抗逆性强、耐盐碱的城乡绿化和速生用材林苗木,菏泽市绿色苗木有限公司主要培育优良的乡土树种苗木,这些苗木场管理规范、善于经营,主要有以下特点:
(1)地块规划的好,路、渠布局合理,适应现代化管理和苗木营销。
(2)苗木种植结构合理,生长整齐,主栽品种突出且相对集中,苗木规格一致,密度合理,不同规格的苗木地块分明,能充分利用土地。
(3)以人为本、精细管理,能有效地采用高新技术,苗木长势良好,如大容器袋的利用、滴灌措施等。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将嫁接、整形、修剪技能应用于园林苗木,培育高质量、高标准的现代城市绿化品种。
可以肯定,只要苗圃管理规范,生产的苗木标准高人一筹,一定能够创出好的效益。总之,一旦苗木市场定了位、苗木行业相对稳定后,苗木产业的优势就在于高新技术的应用和人力资源的发挥以及人力优势的利用。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