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林业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会议召开

12月22日,国家林业局召开全国林业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会议提出,按照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要求,加快我国林业自然保护区建设。到2010年,自然保护区数量要达到1800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16%左右,使9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得到保护;到2030年,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2000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16.8%左右,使95%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和95%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60%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资源得到恢复和增加;到2050年,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2500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18%左右,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建设体系,使所有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85%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资源得到恢复和增加。 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出席会议并为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成立揭牌。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学敏在会上讲话,中央纪委驻国家林业局纪检组组长、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杨继平,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张建龙出席会议,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主持会议。 会议表彰了全国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湿地和大熊猫四项资源调查的77个先进集体和164名先进个人。 目前,我国林业系统已建立多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672处,总面积1.19亿公顷,分别占全国自然保护区的84%和85%,占国土面积的12.4%。此外,还因地制宜建立了5万多处自然保护小区,与自然保护区互为补充,形成了有机的保护体系和布局较为合理、类型较为齐全、功能较为完备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有效地保护了我国8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20%面积的天然林,使典型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得到保护,维护了国家的生态安全,保护了国家丰富的物种资源,保障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和生态文明社会发展,树立了我国重视生态保护的良好形象,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但是,自然保护区建设还存在着一些地区侵占破坏自然保护区资源和对自然保护区的投入不足等问题。 赵学敏在讲话中指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更好更快地推进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展,是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生态状况处于从“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向“破坏和治理相持”过渡的十分关键而又敏感的时刻,加快生态建设,必须充分认识生态保护在生态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坚持一手抓生态资源发展,一手抓生态资源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高效益的就地保护模式,要确立自然保护区建设在生态保护的关键地位。保护区建设要坚持加快发展和强化管理并重,走“规模扩展”和“内涵发展”并重的路子。必须统筹兼顾生态保护与社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当地群众的利益,科学合理地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引导和帮助群众走生态经济型的发展之路。 赵学敏提出了当前自然保护区建设要集中力量做好的七项重点工作:一是抓住有利时机加快自然保护区发展,完善和优化自然保护区网络。二是按照“严管林”的要求,依法保护自然保护区资源。三是大力强化管理,全面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四是研究科学合理利用自然保护区资源,促进社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五是加快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进一步扩大湿地保护面积。六是重视人才工作,把“人才强区”作为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七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领导,解决好自然保护区存在的突出问题。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