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是在我国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的林业形势,研究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2005年的林业工作。这次会议一个突出的亮点,是提出了我国生态建设正处在“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这既是我们新世纪以来努力奋斗来之不易的成果,也是对现阶段林业形势作出的积极、审慎、科学的判断。
根据世界林业发展规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3000美元时,既是一个经济发展上的重要拐点,也是一个生态建设上的重要拐点。根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全国野生动植物和大熊猫及湿地资源四项调查、全国水土流失最新调查监测、全国荒漠化和沙尘暴监测结果综合分析,我国生态建设正处在“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
对于这一阶段的林业发展建设,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从国际国内的宏观形势看,我国林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从国际形势看,追求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重视和加强生态建设,已成为世界林业发展的潮流,昭示着我国林业发展的方向。一些发达国家已初步进入林业可持续发展阶段,但我国林业发展有后发优势,可以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缩短发展时间。从国内形势看,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出台了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召开了全国林业工作会议,对新世纪的林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明确了林业发展的目标和政策措施,全社会关注林业、支持和参与林业建设,为林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搞好这一阶段的林业发展建设,要认真解决好影响林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如当前我国林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仍很突出,造林绿化和资源保护的压力依然很大,特别是一些地方为了眼前利益,盲目开发建设,出现了乱占林地、湿地,违规买卖森林资源,随意改变国有林场权属,轻率撤并基层林业机构等。去年我们在大型调研活动中梳理出的林业产权落实、营造林管理机制、资源保护管理、国有林业改革、林业资金管理、林业产业发展、科教兴林、依法治林、林业基础管理等9个方面的问题,是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要继续加大力度,扎实工作,促使这些问题早日解决。
“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有四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相持的脆弱性,工作做好了会进一步前进步入良性循环,反之就可能产生逆转复归旧态。二是相持的不确定性,如果驾驭不好就可能产生失误,导致事业徘徊或倒退。三是相持的反复性,如果把握不好就可能使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出现动摇,并导致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四是相持的艰巨性,工作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政策决不能动摇、精神决不能松懈、干劲决不能减弱。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林业放在国家建设的全局当中去谋划,努力赢得更多的重视、支持、关注、投入和发展条件,推动我国林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