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9日,国家林业局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了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座谈会,沿海11省(市区)和5个计划单列市的林业厅(局)长及造林处等有关处室负责人,国家林业局造林司、保护司、法规司、计资司、科技司、宣传办等相关司局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也派人参加了会议,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新闻媒体作了采访报道。会议由赵学敏副局长和祝列克副局长分别主持,沿海各省汇报了本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情况,总结了十几年工程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认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程建设的建议和设想。最后,周生贤局长作了重要讲话。
周生贤强调,这次座谈会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林业部门在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切实解决工作中突出问题的一个重要步骤。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对沿海防护林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视角,按照构建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防御体系的要求,重新审视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能和作用,深入分析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理清思路,研究对策,全力推动沿海防护林体系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国万里海疆构筑起功能完善的绿色屏障。
周生贤同志全面阐述了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他指出,进一步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防御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沿海地区率先实现林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扩大改革开放和巩固国防的需要。在构建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防御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林业大有作为,承担着重要使命。我们一定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维护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把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周生贤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沿海防护林体系不断发展壮大,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启动了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加快了造林绿化步伐,沿海防护林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二是加强了湿地和红树林保护,沿海地区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三是加大生态治理力度,增强了沿海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改善了沿海地区人居环境。但是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还存在着定位不高,总量不足,质量不好,人为破坏较严重,投入严重不够和法律保障、科技支撑滞后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切实解决。
周生贤明确提出了下一步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指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是我国林业“东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东扩”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东部率先实现林业现代化的进程,要在六个方面求突破、见实效。一是调整目标定位。在建设目标上,要把沿海防护林定位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抵御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之上,向“高度”拓展。在建设内容上要将滨海湿地保护与恢复、沿海区域造林绿化统筹到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向“广度”拓展。在建设档次上要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与农田、道路、矿区、居民区绿化有机结合起来,向“美度”扩展。二是突出建设重点。要突出基干林带建设,红树林保护和发展,滨海湿地保护和恢复以及城乡绿化美化。三是完善政策机制。各级政府要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加大投入力度,要尽快争取将沿海基干林带纳入国家和地方生态补偿范围,引入市场机制,吸引各种资金和各种所有制主体投入体系建设。四是强化科技支撑。要努力将沿海防护林科技项目列入国家攻关课题或一些科技课题,组装现有科研成果和先进管理模式,尽快推广应用,加强试点示范、技术培训和检测体系建设。五是加强法制建设。抓紧修改完善《湿地保护条例》,尽快启动《沿海防护林建设管理条例》立法,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六是加强组织领导。继续推行林业建设任期目标责任制,有效整合各种资源,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