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盐碱滩如今绿树成荫
7月5日,记者来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所在地塘沽采访。
历史上,这片土地是荒凉的盐滩和滩涂,仅在农区和居民点有少量散生林木,森林覆盖率几乎为零。这里因土壤含盐量高,被人戏称为“可以腌出咸鸭蛋的地方”。每当盐尘被风刮起时,空气中便弥漫着呛人的味道;风暴潮来临时,海水恣意漫涌。
在天津泰达园林设计院,院长张清说,是海防林建设使这里的生态环境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并促进这一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建设。如今,这里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400多家企业入驻;全球500强企业中的34个大型跨国公司在这里安营扎寨;在国内的11个开发区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综合排名始终处于前列。2004年底,天津滨海新区实现生产总值1250亿元,占天津市生产总值的42.6%。开发区的人都知道,是海防林的绿色为这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天津市海岸线总长143公里,地跨汉沽、塘沽、大港3个滨海区。天津市林业局造林处处长吴学东说,新中国成立后,沿海地区人民开始植树造林,到1992年底有林地面积达5720.6公顷,森林覆盖率2.6%,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1992年,天津市组织编制了《天津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期工程总体规划》。1993年天津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正式启动。通过实施农田林网工程、生态村绿化美化工程、主要河流及铁路、公路两侧绿色通道工程、海防林基干林带等重点绿化造林工程建设,到2000年底,建成沿海基干林带82.2公里,有林地面积达到1.0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69%。
2001年,天津开始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二期工程,截至2004年年底,完成防护林建设5224公顷,沿海防护林体系粗具规模。
天津沿海地区为泥质海岸,土壤含盐量达0.1%~0.4%,有的地方高达3%以上,在这样的条件下造林,难度可想而知。天津泰达园林设计院院长张清说,营造防护林先要换土,然后选择耐盐碱的树种,还要采取挖槽、铺设盲管等一系列措施,将地下的海水排出,同时将区域外的地下海水隔离。如果没有海防林建设和造林绿化,再好的政策也无法吸引跨国大公司来这里投资。
从盐碱遍地到绿树成荫,是天津人多年奋斗的结果。天津市每年春季植树前,塘沽、汉沽、大港3个区的区委、区政府都要召开绿化动员会,从区到乡、村层层分解任务,签订绿化责任状,并与年终考核挂钩。塘沽、大港都实行了区主要领导承包重点造林工程制度,各乡(镇)普遍实行了绿化目标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任务。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记者从有关方面得到消息,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年上半年主要招商指标,合同外资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位居49个国家级开发区第一。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