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种树是春天种,夏天黄,冬天进了灶火膛;现在一年造林能达到10个月,而且成活率达到98%。专业造林和精心管护使山东省蓬莱市突破了北方传统的春季和雨季造林传统,明显加快了造林进度。据统计,3年来蓬莱市新建基干林带20多公里,沿海基干林带基本实现合龙。
据了解,一年造林10个月,成活率高的关键有三:
———种树用容器苗。就是用网袋把树苗原来生长的“小环境”一起移植过来,根系完整。
———建立专业造林队。全市12个造林专业队都是招聘自周围村庄的农民,每人每天25元左右的工资。树木的成活率直接和收入挂钩,栽上树,先给70%工资,年底再根据成活率结算剩余款项。在造林技术上,他们创造了“四大造林法”,即“大坑、大苗、大坨、大水”。用专业的机械挖坑,面积、深度都有了保证,树根“容易安家”。
蓬莱市林业局局长张居强告诉记者,这种专业造林办法是蓬莱的林业职工多年积累下的经验教训的总结。2002年初,林业局专门作了调查,发现成活率较低的原因在于非专业造林者种树不讲科学,苗木质量参差不齐,也缺乏有效管护。
———专人管护。“三分种、七分管,山里种树不修路,必然缺管护,树种到哪,我们把路就修到哪。”张居强介绍说,修好了路,就可以运苗、拉水,方便造林作业,更重要的是护林员看林子也省心。从前一个山头要一上午时间才转个来回,现在骑着摩托车20分钟就到了山顶,1000亩林地一个护林员就能看得过来。如有火情,路还可以当作隔离带。造好了林,验收成活率后,林业局派专人管护,该市先后建成了22处林管所,设立专职护林员149人,专门负责防火和监督放牧、滥砍滥伐、滥捕滥猎。通过精心管护,树木的保存率由3年前的不足30%提高到目前的98%。
造管并重(短评)
据测算,我国大陆海岸基干林带缺口总长度达2800余公里,约占大陆海岸线的15%,同时一些地方的林带受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危害和人为破坏严重。尽快实现基干林带的真正合龙,管护好已有林带,成了当前我国沿海防护林建设亟须完成的任务。
我国沿海海岸地质状况复杂,有泥质、沙质、石质等,大多土壤瘠薄,造林十分不易,管护就显得更加重要。但现在不少地方仍然存在“有人种树、无人管护”的现象。因此,必须下大气力,切实提高造林质量,并管护好已有林木,真正做到造管并重,尽快实现基干林带的合龙。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