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对南水北调工程提出建议 中线水源区应进行生态补偿

针对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水源地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经济社会发展较落后的现状,有关专家建议对中线水源区实施生态补偿,确保水源地的生态保护与发展相协调。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规划区40个县中,有国家级贫困县26个,省级贫困县8个。有关专家表示,水源区的林业生态建设、水土保持等都需要长期投入,仅靠库区地方政府远远不够,应该对水源区实施生态补偿。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课题组组长、全国政协委员牛文元认为,生态受益区应在享受生态效益的同时,拿出合理份额对生态保护区实施补偿。 专家们建议,可以参照国家支援三峡库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制定切合丹江口库区实际的产业发展及配套政策,对库区长远发展、水源安全保障给予政策扶持;对于库区已有的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补偿、农村能源建设等政策措施,可考虑进一步倾斜;还可以组织北方受水城市在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对库区进行对口支援。此外,专家还建议设立国家调水基金,并从中划出专款,支持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王少阶、蔡玲建议,可以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库区上游汉江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和南水北调中线的建设与经营管理,并相应承担水源区的生态建设和维护以及汉江下游的补偿责任,用发电、供水的收益来满足生态保护所需费用。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