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项目成为江西科技兴林的典范
发布日期:2005-08-23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以科技为先导,强化科技投入,促进科研与生产的密切结合,是林业世行项目的一个显著特点。江西省实施林业世行项目15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林业世行项目的造林质量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名列前茅。江西林业世行项目这些成就的取得,关键在于实施项目过程中以科技统揽工作全局,真正把林业世行项目办成了江西省科技兴林的典范。
一、建立从上至下、完善有序、协调运作的科研推广体系,组建项目科技推广支持组,增加项目的科技含量,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保障。
科技推广是林业世行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省林业厅成立以分管厅长为组长,以项目办、林科院、设计院、推广站、种苗站和有关院校专家、教授为组员的项目科技推广支持组,深入研究项目科技推广工作,专门制定项目科技推广的指导方针、内容、目标和任务,充分发挥决策和推动作用。
二、组建项目科技推广网络与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网络的整体服务功能,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省级科技推广支持组成立后,各项目地(市)、县(区)、乡(场)也都相应成立项目科技推广工作组,在省科技推广支持组的组织和指导下,开展各项科技推广活动,使各项技术措施在项目实施的各个层面上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形成了从上到下、相互衔接、覆盖各个层次和各有关学科的金字塔形科技推广网络与服务体系,使项目的科技推广工作得到强有力的支撑。
三、狠抓科技培训,提高参与项目建设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把各项技术措施逐级传播和落实到造林施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省项目办根据项目的要求,建立了省、地、县、场四级培训网络,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同时根据项目的进度和林时,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一直抓到最基层,培训人数多达数千人,其中还有数十人被派往美国、德国等地接受国外培训、进修、学习和考察。通过层层培训和国外学习,提高林业外资项目管理、技术、财务和施工人员的科技素质,推动了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为项目质量上档次、上水平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培训严把质量关,对集中授课式的培训进行考试,公布分数,及格的发给培训合格证,作为参加项目建设上岗条件之一。
四、选择有效方式、运用适宜的“载体”,大力推广应用科技成果,真正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项目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是项目科技推广的重点和难点。要在这项工作上有所突破,收到成效,关键在于选择适宜的“载体”。15年的实践证明,采取以下四种方法选择合适的“载体”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一是推广跟着“课题”走,充分发挥项目课题组的成果推广主体作用,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把科技成果推广到生产单位。二是建立各级各种类型的科技成果推广示范林,使基层造林单位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看得见、摸得着,便于他们自觉仿效。三是结合项目规划设计,把科技成果融入设计和技术规程中。四是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把科技成果直接传递给技术员和林农,直接体现在项目造林的山头地块。全省共举办技术、管理培训班848期,培训20068人次。其中省级培训班34期,培训1384人次,县(市)级(包括造林实体)培训班814期,培训18684人次。培训过的技术人员将所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施工员、民工和广大林农,使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覆盖整个项目区,并建立了优良种源、优良无性系、芽苗切根移栽、PT菌根、适地适树、“195”工程、环境保护等科学概念,大大提高了科技推广覆盖面,使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得以深化、细化。
江西世行项目实施15年来,正是有了科技这一强有力的支撑,项目造林健康有序地发展,保证了项目造林质量的节节提高,促进了三大林业世行项目结出丰硕成果。目前,江西又在全力实施规模宏大的“日本政府贷款江西造林项目”,我们会继续坚持科技兴林的战略,把林业外资项目真正办成江西林业工程建设的典范。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