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造林染绿三荒
发布日期:2005-08-26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记者日前从吉林省长春市召开的全军三荒造林工作会议了解到,自2003年国家将军事管理区三荒造林纳入国家生态建设总体规划以来,全军部队积极响应中央号召,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三荒造林,以改变小环境促进大生态,走出了一条投入少、效益高的造林新路子。目前全军已完成三荒造林720多万亩,成活率超过85%,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军事、社会、经济效益。
军事用地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治理区。2003年至2005年,国家共安排军队三荒造林任务800万亩,全军部队把三荒造林当作一项重要战役,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全军环保绿化委员会和四总部制定颁发了有关军队生态建设的规划及三荒造林工程建设管理标准,强化法规建设。各部队按照“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封则封,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并依靠科技进步,降低造林成本,提高了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据介绍,各部队利用训练间隙和节假日,组织官兵整地挖坑、搬沙运土、修渠打井、植树种草,节约经费上千万元。各部队还自筹资金,新建、改建、扩建苗圃2万余亩,每年培育苗木50多个品种,为三荒造林工作奠定了基础。
记者日前在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采访时看到,驻地官兵在荒滩、荒漠、荒山上植树造林,筑起了一道道绿色生态屏障。在素有“八百里瀚海”的沈阳军区某部训练基地,大片裸露沙地和盐碱地已经被绿油油的红柳、山杏林覆盖。在某坦克训练基地,官兵针对驻地高寒干旱的特点,总结推广造林新方法,有效提高了苗木成活率,使昔日荒原成为万木葱笼、碧草无垠的绿洲。总装备部组织军内外专家联合攻关,摸索出了戈壁荒漠造林和节水灌溉新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戈壁荒漠及盐碱地造林成活率低的难题。同时,成功引进了70多种适合戈壁荒漠生长的植物品种。
全国绿化委员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军事管理区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全军在搞好营区绿化和支持地方义务植树的同时,在军事区域营造和管护了2300多万亩林木资源,为国家和驻地生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军环保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总后基建营房部环保绿化科训局局长张忍奎介绍说,到2007年,全军预计将完成三荒土地治理2000万亩,支援地方植树种草800万亩,初步建起一个功能完善、结构合理、效益显著的生态体系,努力实现生态、环境、军事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与协调发展。
据悉,目前全军环保绿化委员会正在制订“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军将建设500个绿色营区、50个生态营区,全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军营。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