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防林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江苏省海岸线长967公里,目前已绿化946公里,海岸基干林带基本合龙。这些海防林在发挥生态作用的同时,还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推动了经济林果、木材加工、森林旅游等产业发展。 盐城林业经济成为农村经济重要板块 “近年来,我们把海防林体系建设与绿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坚持走生态与产业并举的海防林建设之路,取得了明显效果。”江苏省盐城市副市长陈还堂说,“林业经济已成为盐城市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板块。” 盐城市启动了沿海百万亩生态经济林工程。记者在工程区内的射阳林场看到,速生杨郁郁葱葱,林下间作的棉花等农作物长势喜人。林场场长夏国联说:“林农间作模式,不仅使土地的经济效益提高了1/3,也有效消减了台风等自然灾害,改良了土地,改善了生态,非常受百姓欢迎。” 盐城市在海防林建设中确立了“不断增加林业资源总量,增加林业经济在农村中的比重,增加林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份额”的工作思路。现在林业产值已由2001年的10.2亿元上升到37.8亿元,农民来自林业的收入也由2001年的102元上升到现在的228元。 连云港海防林助推林业产业发展 连云港市是江苏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重点市,168.6公里海岸线上建起了宽20米—50米的沿海基干林带并基本合龙,初步形成以海防林为骨架、农田林网为网络、成片速丰林和国有林场为基地、四旁村庄绿化相配套的防护林体系。 该市围绕海防林建设,大力发展经济林果、木材加工、森林旅游等产业。目前,全市果品年产量达13万吨,一批优质名牌产品已经走向国内外市场;有木材加工经营企业216家,其中年销售额在千万元以上的9家。 连云港市赣榆县鼓励各种社会主体参与海防林建设,建成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1.2万亩,水土保护林9万亩,农田防护林75万亩,以蚕桑、银杏、梨枣为主的经济林带5.5万亩,以杨树为主的用材林基地9.5万亩。海防林改善了当地生态状况,又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南通农田经济效益年增1.2亿元 南通市216公里海堤的宜林地段在2000年基本完成了造林,此后开展的沿海防护林二期工程共建设成片林26.52万亩。南通市林业局副局长房健介绍,随着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实施,全市林产品年直接经济效益已超过12亿元。海防林还改善了投资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全市受沿海防护林体系保护的农田572万亩,经济效益平均每年增加1.2亿元。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