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推进“四大区域”——七论打好相持阶段攻坚战

(一)相持阶段怎么干?挑战面前,国家林业局党组针对相持阶段特点,深入分析当前国情林情,准确把握世界林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结合区域发展优势,经过认真谋划,周密思考,果断地对林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做出重大调整,提出了“东扩、西治、南用、北休”的四大区域发展对策,回答了相持阶段怎么干的问题。 这是局党组又一次在林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集全体务林人的智慧,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所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 如果说,六大工程的实施,把我国林业推向了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历史性转变的话,那么,四大区域战略的提出,则标志着我国林业建设迈进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新征程。 (二)历史潮流,浩浩荡荡,一往无前;欣逢盛世,国运鼎昌,林业兴旺。林业的大发展呼唤着应对措施的大变革。推进四大区域,这是新时期国家林业局党组根据林业发展要求,对林业生产力的又一次重大整合。这次整合,既有生产力布局的优化,又有生产关系的调整,是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优化重组。 优化生产力布局就是要在不同的区域创造不同的发展优势,使有优势的更有优势,没有优势的新造优势,达到生产力最大化;调整生产关系就是要改变过去全国“一刀切”的管理政策,实行分类指导,分区施策,达到生产关系最优化。 “东扩”,就是要大力扩展东部少林地区林业发展的空间和内涵,进一步适应该区对良好生态服务功能的需求。基本思路是完善政策,拓展空间,延伸产业,持续发展。 “西治”,就是要加快西部地区的生态治理步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生态基础支撑。基本思路是加大投入,加快治理,分区施策,科学利用。 “南用”,就是要充分利用南方优越的光热水土条件和经济社会优势,全面提高林业的质量和效益。基本思路是强化科技,提高质量,以用促增,目标多赢。 “北休”,就是要深入推进东北地区天然林休养生息,重振东北林业雄风。基本思路是加快改革,推进转变,抓好调整,再创辉煌。 宏观而论,四大区域对策内容不同,但抓调整抓优化抓发展的目的一致,势必将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调整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面,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具体而言,该对策既明确了主攻方向,可以使区域集中一切能够集中的力量,又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政策,可以切实增强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三)“东扩、西治、南用、北休”的四大区域发展对策,是一个内容丰富、重点突出、针对性强、有机统一的体系,是相持阶段理论的核心内容。 这个对策,内容丰富。涵盖了区域发展的基本内涵、基础条件、主要特点、突出问题、基本思路、主要任务、发展目标等各个主要方面的内容。 这个对策,重点突出。根据我国几大重点生态问题和各个区域的主要矛盾,分别提出了区域重点任务、重点措施,这是遵循林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准确把握相持阶段的特点提出来的。情况分析得透,问题找得准,思路科学合理,措施切实可行,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这个对策,针对性强。四个区域对策对打好相持阶段攻坚战,既有很强的针对性,又有很强的指导性,是我们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定信心、奋勇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分析形势、科学决策、制定措施、打赢攻坚战的重要指导。 这个对策,有机统一。四个区域各不相同又有机统一,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既符合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发展、经济水平不平衡的国情,又符合自然条件不同、生态状况各异的林情;既符合自然规律,又符合经济规律;既符合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又符合加快林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是当前国情林情的客观反映。 (四)四大区域的战略对策,是局党组立足实际,顺应历史,着眼发展,为推动我国生态建设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实施四大区域对策,有利于通过林业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关系优化重组,使之更加符合区域林业发展的要求,推动我国生态建设持续发展。 实施四大区域对策,有利于集中力量、集中精力,在短时间内解决突出问题,以主要矛盾的突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推动我国生态建设快速发展。 实施四大区域对策,有利于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问题,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尽快缩小地区差距,推动我国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实施四大区域对策,有利于通过局部的发展,发挥出1+1>2的效应,促使各个区域早日迈入治理大于破坏阶段,最终推动整体的健康发展。 (五)发展是最好的继承。推进四大区域,是与“一二三四五六”的林业发展总体工作部署相统一、相衔接的,都是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核心都是发展,其本质相同,目标相同。 四大区域发展对策的提出,是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是与时俱进精神在林业工作中的充分体现,既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突出了相持阶段的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既是我国林业建设理论的突破和创新,又是我国林业建设实践经验的高度总结和提炼;既是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决定的深化和升华,又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丰富和完善。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一对策将指导各级林业部门在巩固和扩大林业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找准本地区生态治理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深入分析事关生态建设状况的治理因素和破坏因素,增强生态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定林业建设的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提出加快当地林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推动我国林业快速走出相持阶段。 (六)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必然地与周围事物和现象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理解、认识和把握“东扩、西治、南用、北休”的区域发展对策,必须要用全面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绝不能搞教条主义、形而上学。 “东扩、西治、南用、北休”发展对策,是针对某一区域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从促进当地林业发展的角度提出的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是相持阶段林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是推进我国区域林业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并不是说西部就不发展产业,南部就不搞生态建设,也不是指这个区域的所有具体地区不管什么条件都必须机械遵循。 “扩”、“治”、“用”、“休”四个字均有着十分丰富的深刻内涵,早已远远超出字面的涵义。就某一区域而言,应该是扩、治、用、休多策并举,扩中有治、治中有用、用中有休、休中有扩,互有交融,各有侧重。对部分地方而言,其主要矛盾与区域主要矛盾可能有所不同,是扩还是治,是用还是休,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采取相应的对策。 “东扩、西治、南用、北休”发展对策,只能说是区域战略方针已定,至于每个区域还有一个具体怎么干的问题,还要有符合实际的战术,以保障战略的实施。 (七)只有应对得当,才能加快发展。 推进四大区域,成败在战术。针对东、西、南、北四个区域,我们不可能找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林业发展模式,用以解决各区域所有的生态问题。每个区域都要围绕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这个宏观战略前提和“东扩、西治、南用、北休”分类指导的区域战略布局,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选准制高点,突出重中之重,制定科学合理的战术对策,明确目标,抢抓机遇,加强措施,力求突破。 推进四大区域,关键在协调。协调,就要照顾到各个区域的发展现状,统筹各个环节,有所侧重,有所倾斜;协调,就是要让先进的继续前进,让后进的加快发展,努力缩小各个区域之间的差距;协调,还要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促使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推进四大区域,重点在效果。生态建设成效如何,要从是否促进了当地林业发展,是否增加了森林资源总量、提高了森林质量,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来衡量,来判断。 (八)“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再造秀美山川。全体务林人为此付出了多少艰辛与探索,历史为此经历了多少曲折和悲壮。一曲曲壮歌欢歌,谱写着从不和谐到和谐的音符;一次次前仆后继,铺就着从不可能到可能的路基。 我们清楚,推进四大区域,困难重重,任务十分艰巨;我们清楚,推进四大区域,大有作为,前途十分美好。 在人们理想和企盼的瞩目下,在历史的承继和发展中,我们当自强、当奋起,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双手,托起一部厚重的历史,托起一个美好的未来。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