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调查得出科学判断:生态状况处于“相持阶段”
发布日期:2005-10-31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18.21%: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
2003年结束的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近5年来,我国森林面积持续增长,森林蓄积稳步增加,森林质量有所改善。
我国森林面积已达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活立木总蓄积量136.18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24.56亿立方米。我国森林面积占世界的4.5%,列世界第5位;森林蓄积占世界的3.2%,列世界第6位;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与第五次清查结果相比,有林地面积增加1596.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增加1.66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增加8.89亿立方米,林分每公顷蓄积增加2.59立方米,商品林与公益林的比例由83:17转变为63:37,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比例增加3个百分点,中龄林和近熟林比例提高2.99个百分点。
1283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每年缩减
2004年完成的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表明,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3.62万平方公里,比1999年减少37924平方公里,年均减少7585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3.97万平方公里,比1999年净减少6416平方公里,由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我国土地荒漠化程度明显减轻,重度、极重度荒漠化土地分别为43.3万平方公里、58.6万平方公里,比上次监测分别减少13.2万平方公里、11.4万平方公里。
20世纪70年代我国每年沙化扩展面积为1560平方公里、80年代为每年2100平方公里、90年代初期为每年2460平方公里、1994年到1999年为每年3436平方公里。“十五”期间,我国荒漠化和沙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首次历史性地实现了沙化逆转。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