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林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记者日前从国家林业局有关部门了解到,“十五”期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林业建设项目完成投资约97.67亿元,共营造林4499.17万亩,使区域生态状况和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国家林业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计资司司长姚昌恬说,农业综合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扶持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支农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直接、有效的措施。农业综合开发中的林业建设项目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区域生态和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木本粮油,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五”期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地方项目在着力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注重林业生态建设,共投入约78亿元资金用于林业建设,累计营造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经济林3438.19万亩,增加林网防护面积7634.56万亩。与此同时,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继续加大了对部门林业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共完成投资19.67亿元,主要用于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中投资相对较少的长江中游防护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沙治沙黄河故道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及名优经济林和花卉基地建设,共完成营造林任务1060.98万亩。农业综合开发林业建设项目在改善项目区生态、扶持林业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业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长江防护林、太行山绿化工程效益日益显现。农业综合开发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共完成建设任务433.71万亩,新增林地面积257.19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3487.48平方公里,扩大良种栽植面积47.13万亩,提高森林覆盖率0.52个百分点,新增林业总产值3.9亿元。项目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状况在局部区域得到初步遏制。 农业综合开发太行山绿化工程项目共完成工程建设任务403.39万亩,新增林地面积331.71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2285.23平方公里,扩大良种栽植面积208.64万亩,提高森林覆盖率1.09个百分点,新增林业总产值2.1亿元。 以黄河故道沙地综合治理为重点的防沙治沙示范工程初见成效。“十五”期间,共完成工程建设任务134.33万亩,治理沙化土地164.91万亩,增加林地面积89.42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267平方公里,提高森林覆盖率1.86个百分点,新增林业总产值1.6亿元。项目区生态状况有效改善,沙尘天气对农作物的危害明显减轻,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产量增加。 名优经济林和花卉产业迅速发展。“十五”期间,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同时,农业综合开发林业建设项目立足资源优势,发展了以名优经济林、花卉为主的绿色产业建设。在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80多个县(市、区)共建经济林和花卉示范基地89.55万亩,为市场提供经济林产品67万吨、花卉产品1.5亿枝(盆),新增林业总产值24亿元、利税11亿元,新增农村就业人口55万人;经济林和花卉产业对农村经济的贡献率在30%左右,部分重点地区达到70%,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