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化基金会与日本奥伊斯嘉签署全面合作备忘录

中国绿化基金会与日本奥伊斯嘉国际组织(OISCA)12月2日在北京签署“双方在华生态合作和中日民间交流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备忘录”。在签字仪式上,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席王志宝向日本奥伊斯嘉国际组织驻中国总代表黑田祐之進先生颁发了“绿色友好使者”奖杯和荣誉证书。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出席签字暨颁奖仪式并讲话。奥伊斯嘉国际组织总裁中野良子,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席王志宝分别致词。 日本奥伊斯嘉国际组织(OISCA),是致力于开展国际生态环保交流援助、农业技术交流援助和青少年教育的国际民间组织,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一级特别咨商地位。自2000年以来,日本奥伊斯嘉国际组织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在中国湖北、重庆三峡地区和西南贵州地区合作开展了水土流失治理和喀斯特地貌治理等生态项目,引荐日本津村株式会社等日本企业来华捐资造林,牵手日本山口大学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合作在三峡地区开展石漠化造林试验研究。日本奥伊斯嘉国际组织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在华开展合作造林的同时,大力推动中日民间友好交流,特别是青少年的合作交流与环保教育,先后组织12个民间志愿者绿化交流访华团到重庆、宜昌、贵阳等地,开展中日民间志愿者植树活动。 “双方在华生态合作和中日民间交流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备忘录”中明确,为进一步加强合作,双方愿意建立在华生态合作和中日民间交流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把双方的合作交流提高到新的高度;双方将在日本、中国通过民间渠道筹集合作资金,在中国开展水土流失和治沙生态造林项目,促进中国的生态保护,并进一步加强生态造林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因资金募集和造林项目需要,中国绿化基金会在中国建立相关的基金或基金会,奥伊斯嘉国际组织将全力协助;双方将进一步共同致力于中日民间特别是中日两国青少年的交流。 祝列克对奥伊斯嘉国际组织积极推动中日民间绿化交流与合作表示赞赏,对黑田祐之進先生获得中国绿化基金会颁发的中日民间“绿色友好使者”荣誉称号表示祝贺。他说,几年来,奥伊斯嘉国际组织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在水土流失治理、生态技术合作、民间绿化交流等诸多领域开展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合作。目前,我国生态持续恶化的局面得到了初步控制,生态状况已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生态治理任务更加艰巨,尚未治理的区域,治理难度很大,因此,加强生态造林的国际合作,是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一件大事。备忘录的签署,对于拓展生态建设国际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祝列克指出,中日双方共同设立的以促进中日民间绿化交流为宗旨的小渊基金,对促进中日友好交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国家林业局对以绿化造林为载体推动中日友好交流,促进中日友谊高度重视。中国政府赠送日本政府的珍稀鸟类朱鹮,就寄托了中国人民对增进中日友谊的良好愿望。希望通过广泛的中日民间绿化交流,为促进中日友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把中日民间生态绿化的合作与交流推向更高的层次。 王志宝感谢奥伊斯嘉国际组织多年来对中国绿化造林事业给予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民间绿化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说,在中国绿化基金会上届理事会期间,双方在重庆、宜昌、贵州等地开展了七个合作项目,有些是援助项目,有些是技术合作,有些是青少年交流项目,为当地的生态治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以绿化交流为载体,通过组织日本民间人士到中国来植树,和当地的群众、青少年以及志愿者进行充分的交流,很好地推动了中日民间的交流。他表示,中国绿化基金会将为奥伊斯嘉国际组织在华开展生态合作和中日民间交流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便利条件,履行好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职责。 年近七旬的黑田祐之進先生是日本奥伊斯嘉国际组织驻中国总代表,是双方的合作交流的主要组织者和积极推动者。每一次合作植树活动他都亲自参加,在与中国的造林绿化合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他致力于推动中日民间友好交流,5年间,组织多批民间植树代表团来华,进行绿化和文化交流。他还在香港创立了奥伊斯嘉阿拉善治沙基金会,致力于中国的治沙造林事业。为表彰他对促进中日民间绿化合作交流和中日民间友谊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中国绿化基金会特授予他中日民间“绿色友好使者”荣誉称号。 中国绿化基金会顾问蔡延松参加了签字仪式。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