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领导高度重视胡蜂袭人事件

国家林业局重大生物灾害防治指挥部《林业有害生物警示通报》反映“陕西胡蜂袭人造成人员伤亡”事件后,局党组高度重视,贾治邦局长亲自批示:“胡蜂袭人严重危害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严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请通知当地林业部门加强宣传,普及知识,同时提请当地卫生部门,加强救治,确保人民生命安全”。祝列克副局长也在《通报》上批示:“贾局长批示十分重要,此乃关系人民群众生命生活大事,请造林司抓紧落实,与陕西省研究协助防治”。局领导批示后,造林司迅速向陕西省林业厅转达局领导批示精神,并与当地业务主管部门共同商讨防止胡蜂袭人措施。陕西省也立即组成专家组深入实地研究应对措施。 据介绍,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商洛、西安等地的一些村庄频繁发生胡蜂袭击人的事件,仅安康一地胡蜂已致使715人受伤,36人死亡。 相关链接:据调查,造成危害的胡蜂并非欧洲、美洲的“杀人蜂”,而是胡蜂总科中的黑盾胡蜂、黑基胡蜂及黑绒虎头蜂、黑腹虎头蜂、黑虎头蜂(又称为马蜂、黄蜂)等,分布于我国河北、山东、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四川、湖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等多个省份。这些胡蜂的体长约19-27毫米,棕黑色,腹部2-6节黑色,头胸部具密集的棕色毛,中胸背板中隆线明显。胸腹节黑色,有中纵沟,腹部被棕色毛。翅为棕色。胡蜂1年可发生1-3代,以受精雌蜂过冬。蜂巢体积较大,随蜂群增加蜂巢直径可达20厘米以上,高达40-90厘米,常筑在林内树叉上或土穴中,有时在村镇居民的窗前檐下。在森林中,胡蜂是一类有益昆虫,能够捕食林中有害生物,据报道,一个蜂巢可保护约5000亩的森林免受有害生物危害。 专家分析,胡蜂频频袭击当地居民,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活动区域受到侵犯。居民无意识侵犯胡蜂活动区域时,会引发胡蜂攻击。二是胡蜂对化妆品、食物调料中的香味剂等气味比较敏感,容易攻击使用化妆品的居民。造成胡蜂蜇人后死亡率较高的原因,可能与目前农药使用广泛,胡蜂释放的综合毒素较以前增强等有关。 在预防胡蜂袭击以及袭击后的紧急救助方面,各地要提醒生活在胡蜂频繁活动区域的居民注意经常修剪树木及翻松土壤,房前屋后避免栽种多汁果实的植物和摆放糖类食物及饮品,减少胡蜂筑巢和进入宅院的机会。胡蜂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零星胡蜂在身边飞舞时,不必惊慌,不要拍打。若遇蜂巢应绕行避开,不要靠近。林农在胡蜂分布密集区劳动作业时要穿长衣裤,注意防护。万一被蜂群攻击,要尽快用衣物包裹暴露部位,蹲伏不动,不要奔跑扑打。如被胡蜂蛰伤,应立即拔除毒刺,吸出毒液,用食醋等弱酸性液体或碱性溶液(如肥皂水)洗涂伤口,并尽快到医院就诊。   各地应对危害到人和家畜安全的胡蜂类群进行控制。春季要在人为活动频繁的地方进行普查,发现蜂巢及时摘除并焚毁,或者喷施菊酯等杀虫剂进行杀灭。但对森林内的胡蜂,还应加强保护,可张贴告示提醒人们注意其对人畜的袭击。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