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制定蛀干害虫防治技术方案

“目前,在蛀干害虫发生范围尚处局部、受害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如不采取坚决有力措施予以治理,一旦在广大林区蔓延扩散,我国数亿亩杨树和松树将面临毁灭的危险。”国家林业局未雨绸缪,制定出杨树天牛、红脂大小蠹和纵坑切梢小蠹防治技术方案,并于日前发出加强蛀干害虫防治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从保卫国土生态安全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蛀干害虫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蛀干害虫防治工作作为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议事日程。
蛀干害虫防治工作如何加强?通知在以下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建立健全虫情监测体系,完善疫木管理制度,坚决遏制疫情人为传播扩散。要尽快在蛀干害虫发生区特别是工程治理区及周边地区建立虫情监测体系,要把风景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和大面积人工林作为重点监测区城,常年开展定点监测。各级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对群众发现并报告的疫情要及时赶赴现场进行核查,一旦情况属实要积极开展防治。伐除的虫害木必须全部经过除害处理,外运虫害木必须严格按相关规定办理相应手续。
——强化工程管理,分类施策,分区治理,切实抓好蛀干害虫治理工程。纳入国家级蛀干害虫治理工程的有关省、市、县要严格按照工程治理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认真组织落实,确保总体目标和年度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未被纳入国家级治理工程的省份,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专项经费,开展地方级治理工程,实施区域规模治理。地方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根据实际需要建立蛀干害虫防治指挥机构,协调解决防治中的重大问题,并组织好交界地区的联防联治。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全面提高蛀干害虫防治科技含量。要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力度,重点推广生物防治、化学药剂无公害使用、营林技术措施和植物性引诱剂在防治中的应用。同时,要切实加强蛀干害虫防治的基础研究,并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紧密结合营林工程,注重林分结构调整,努力促进蛀千害虫的生态控制。综合性营林措施是蛀干害虫防治的治本之策,蛀干害虫防治必须与造林绿化工程紧密结合,从造林营林的各个环节抓起。要大力选育推广抗性品系,培育良种壮苗,适地适树,大力营造混交林,及时进行林分改造,开展封山育林。在造林时,要优先安排蛀干害虫清理迹地的更新补植计划,加强对严重发生区周围林分的更新改造,营造非寄主树种。新造生态公益林要避免营造大面积纯林,选择多树种搭配,调整林分结构和组成,营造混交林的比例不低于30%。
--中国绿色时报--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