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治邦指出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
发布日期:2006-03-01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月27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林业与农业、农民的关系非常密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林业大有作为,大有可为。新农村建设中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林业都可以在其中作出贡献。通过发展林业,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生产发展;优化农村生态,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培育森林资源,绿化美化村屯;发展林业产业,扩大农村就业;明晰山林权属,推进民主管理。
贾治邦说,林业是我国农、林、水、牧、渔中的一个重要部门,林业本身内在的属性就有生态和产业属性,能够发挥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些内在的功能决定了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会作出自己特有的积极的贡献。
贾治邦说,发挥林业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有四个重点和亮点:一是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全面推进农村生态建设。二是推进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还山、还林、还利于民,释放农村劳动力和林地的巨大潜力。三是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竹产业、经济林、花卉、森林旅游、林下产业、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利用、生物质能源等林业产业。四是开展创建绿化致富文明村活动,推动村屯绿化美化,实现村容整洁。国家林业局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将在过去创建绿化模范城、绿化模范先进单位的基础上,开展创建绿色致富文明村活动,绿化农村道路,改善周围环境。
贾治邦说,我国林业发展潜力巨大。一是林地资源丰富。我国有林业用地43亿亩,但有林地面积仅有26亿多亩,而且每亩森林蓄积量仅为5.6立方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另外,还有近期可治理的沙地8亿亩,土地资源丰富。二是物种资源丰富。我国有木本植物8000多种、陆生野生动物2000多种、野生植物3万种,这些物种都有可能开发出一个大产业。三是社会对林业的多种需求不断扩大。经济越发展、社会越发达,人们越喜欢绿色。农村的林木产品、森林食品、森林旅游资源丰富、市场广大。新农村建设给林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通过林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的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也可以扩大农村人口的就业,同时又能增加县乡财政的收入。
林业的主战场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也在农村。贾治邦说,搞好集体林区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推动林业又快又好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这项改革既可促进农村快速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也给农村和农民带来显著利益。一是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增加村级财力,巩固基层政权;三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福建省通过林权制度改革,农村的生产力得到极大释放,林业快速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福建省林区每个村每年平均从林业中收入3万元—5万元,南平、三明等重点林区,农民的纯收入有一半来自林业,同时一些重点林区村级财政林业收入达10万元。村财政收入增加,就可以进行道路、水电、教育等公益事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贾治邦表示,今年国家林业局还将扎实推进重点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改革。
在新闻发布会上,贾治邦还重点介绍了“十五”时期林业建设成就和“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等方面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附件:
相关稿件: